超越网

漫兴九首(其一)阅读答案-杜甫

2019-04-26 15:45超越网

漫兴九首(其一)①
杜 甫
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②,便觉莺语太丁宁③。
【注】①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即唐肃宗上元二年(761)。题作“漫兴”,有兴之所到随手写出之意。②造次:轻率。③丁宁:言语恳切的样子。
12. 第一句中“不醒”一词包含了诗人怎样的心理状态?
13. 三、四句运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12. “不醒”二字包含了诗人饱尝离乱和思乡之苦而不能自拔的心理状态。
13. 反衬(以乐景写哀情)。见花开则深感其轻率,闻莺啼则嫌其过于恳切而令人心烦,从而更加突出地表达了诗人的烦恼忧愁。
【解析】
【12题详解】
“眼见客愁愁不醒”,概括地说明眼下诗人正沉浸在客居愁思之中而不能自拔。“不醒”二字,刻画出这种心理的沉醉迷茫而不能自拔。
【13题详解】
春光本来是令人惬意的,“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但是在被客愁缠绕的诗人心目中,这突然来到江亭的春色却多么扰人心绪!你看它就在诗人的眼前匆急地催遣花开,又令莺啼频频,似乎故意来作弄家国愁思绵绵中的他乡游子。此时此地,如此的心绪,这般的花开莺啼,司春的女神真是“深造次”,她的殷勤未免过于轻率了。杜甫善于用反衬的手法,在情与景的对立之中,深化他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加强诗的艺术效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