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古典绘画以“写实逼真”,大师们对光影、形准的把握令人拍案叫绝。一般认为,这种高超功力源于扎实的素描基础。然而英国艺术家大卫•霍克尼却认为这里可能存在“猫腻”:有些画家在创作时可能借助了“暗箱”这种光学仪器,即利用小孔成像原理和透镜原理将影像反射在画纸上,进行勾勒轮廓,再细致上色,以此达到“逼真”的效果。此言论一出引起业界和舆论界的争论和思考……
上述材料引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作文。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详解】
此题考核根据要求写作的能力,以材料作文的方式呈现。材料的主要内容分为两层,第一层,一般人认为古典绘画的“写实逼真”是以扎实的素描功底为基础的;第二层,英国艺术家大卫•霍克尼认为某些画家在创作时并不是凭借自己的素描功底来达到“写实逼真”的高超境界,而可能是借助了“暗箱”这种光学仪器。材料最后提到“此言论一出引起业界和舆论界的争论和思考……”,并要求考生谈谈自己对这则材料的“联想和思考”。那么考生对这两层内容加以分析,可知,霍克尼提出了与一般人不同的见解,据此考生可以立意为不拘泥于传统说法,勇于突破创新;“小孔成像”和透镜原理都是初中物理常识,是人们所熟知的,霍克尼却从这样的常识出发有了新的思考,这提醒我们不要忽常见的事物,要善于发现常见事物的价值。从“借助暗箱帮助人们提升绘画水平”角度审视材料,可以立意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能够帮助人们改进工作、提升效率;画师们用“暗箱”代替长期训练获得的素描能力,是投机取巧,会让人丧失对事物精确观察和表现的能力,也是对艺术精神的亵渎;工具使用应该有范围和限制,在合适的领域、适度的范围内使用当然无可厚非;一旦越界或超过限度则可能带来争论甚至无尽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