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在2019年清华大学本科新生开学典礼上,清华大学校长邱勇点名表扬了来自云南宣威市阿都乡的林万东。林万东在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正在昆明的一处工地陪母亲一起打工。他在日记中写道:“唯有自强不息,我们才会有日后的无限可能。”
材料二:
从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到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开启地外天体采样之旅,广大航天工作者牢记初心、攻坚克难、不畏艰险、不惧挑战,用他们的无私奉献和辛勤付出走出一条独具特色、自主创新之路,成为实现中华民族飞天梦想的强大精神支柱。
请结合材料含意,写一篇演讲稿,在学校以“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中表达你的看法。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这是一道特定情境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一中的学生与高中生年龄接近,材料二中的中国航天工作者也是广大学生比较熟悉的,他们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很容易激起共鸣。作文必须紧扣材料含意:自立自强、奋发向上、不怕困难、立志成才等;同时,设置的作文情景必须重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的爱国主义主题必须突出,即要求将个人奋斗与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结合起来。情景中强调的是学校的活动,表明演讲的人和听众都是中学生,这意味着演讲稿须以“我们”的口吻写。爱国不是空喊口号,写作的重点应该是中学生应树立怎样的“强国志”,如何落实到具体的“报国行”中,材料中人物的事迹做出了最好回答。
参考立意
1.自立自强,立志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2.树强国志,践报国行。
3.不虚度青春,一直向前奔跑,在奋斗中闪耀青春的价值。
4.自强不息,才有日后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