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

2020-01-29 17:10超越网

①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②重庆合川乡村民说:“我们村上的变化可大了,路变宽了,产业变多了,居住环境变好了。真没想到,居住了大半辈子的农村,装扮起来如此漂亮。”
③江苏泰州宗林村开设了图书室,阅览室,老人活动室,儿童科普乐园,体育健身广场等文化设施,并且定时开展促进乡风文明的评比活动。
④某份报告指出,部分农村现状堪忧:有的村子,房屋年久失修,村民拆掉祖屋抹去壁画;有的村子,青壮年全部外出务工,留下老人儿童……
读了以上四则材料后,对于振兴乡村你有哪些联想或感触?请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这是一则多材料的任务驱动作文。设题的目的在于引导作为社会公民的考生能够关注社会,参与社会生活,能对农民和农村问题进行深度思考,认识到建设美丽乡村和振兴乡村的必要性,创造性解决问题,为国家建设建言献策。材料一是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策略,材料二、材料三是乡村振兴取得的成绩,材料四是农民、农村发展存在的问题。这些都是考生思考的出发点。只要能对农民、农村发展问题积极地谈自己的思考和见解,充满正能量,弘扬时代主旋律,就是符合立意要求的作文。在具体写作中,避免抽象的说理,及大而无边的空泛议论。选择议论文,切口要小,且要深入分析。选择记叙文,则要情感饱满,写得形象、具体、生动、有灵性。
【立意】记叙文立意:
①记叙看到的或记忆中的农村风光、美好记忆或存在的问题、解决的办法;
②记叙美丽乡村建设的人、事、景以及建设前后的变化;
③记述自己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点点滴滴的感悟。
议论文立意:
①农村绝不能成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农村;
②乡村振兴取得的成绩及未来的图景;
③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④乡村振兴是青年的责任。

乡村振兴成就美丽中国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稳步实施,乡村发展被摆放到了一个更高的高度,一些乡村也发生巨变,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路变宽了,产业变多了,居住环境变好了,文化设施也多了,乡村越来越美丽,越来越有活力。乡村振兴成就美丽中国。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承担起振兴乡村的重担,助力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中国,从根本上说,是乡土性的”,一个个兼有文化底蕴和现代文明的美丽乡村才会展现一个最为真实的立体中国。由此看来,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要让中国屹立于世界,乡村振兴刻不容缓。乡村振兴战略是时代的召唤,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在这样一个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广大青年应有大作为,大抱负,自觉主动肩负起乡村振兴的重任。领袖曾多次寄语广大青年:“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扎根人民,奉献国家。”为响应领袖的号召,我国涌现出一批为乡村建设做贡献的积极分子——最美村官秦玥飞放弃了在美国工作的机会,毅然回乡改善村民生活;“骑手”女司机严克美辞去上海工作,在崇山峻岭中骑出一番天地,为乡村振兴献上自己的一份力。
当“青年”遇上“乡村振兴”,可以绕道走,也可以迎难而上。后者选择让理想有了钙,灵魂有了根,技能有了平台。青年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把理想种到土地上,是最正确的报效祖国的方式。青年强则国家强,身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应把人生梦想汇入时代潮流,让蓬勃青春与家国共振,我们应参与乡村建设,为祖国发展无私奉献。
农业乡村如今是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越来越多的青年志愿者上山下乡,2018年更有280万驻村干部奋战在脱贫一线。参与乡村建设是青年锤炼坚强意志的过程,是回报祖国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建功立业的最好舞台。我们应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放飞青春梦、实现中国梦。
新时代乡村振兴战鼓已经擂响,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绝不是一句空口号。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肩负起新时代的历史担当,切实为振兴乡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