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恒宽)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
做自己最喜欢的,做自己最擅长的。(李彦宏)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历久弥新。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字。
【解析】
作文要求的关键是在六个诗句中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所以我们在写作时应明确每个诗句的立意,然后选出两三句在立意上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句子确定出一个立意,可寻每个句子立意的共同点、因果关系等。第一句的意思为年岁寒冷,就知道其他植物多都凋零,只有松柏挺拔、不萎。比喻坚韧,耐得住困苦,不改变初心。第二句的意思是不因为贫穷而改变一个人的气节,不因为地位、身份低下而改变一个人的志向。第三句要表达的意思就是:环境黑暗,要保持自己高洁的品格,不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第四句中的“喜欢”与“擅长”二者是统一的,真喜欢的一定能做到擅长,做起来事半功倍。第五句的意思是生命是有限度的,而学问知识是无穷尽的,拿有限度的生命去追求无穷尽的知识。第六句的意思是有的人虽然是有生命的,但是精神上、意志上等方面已丧失了,没有意志、没有意义了如同人死了一样。但有些人已经不存在,已去世了,但他们的精神、他们的风采、他们的意志却感染、影响我们。是指人虽死但精神还存在。总之,我们需寻找两句或三句间的立意关联,从而确定出一个立意,并在写作时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