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想永远年轻”,你有什么见闻、见解或建议
写作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基础教育界代表于漪老师获颁“改革先锋”奖章。她说:“为人师者,思想当永远年轻。”
关于“思想永远年轻”,你有什么见闻、见解或建议?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析】
【详解】该题考查学生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本次作文为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文,先通读材料,整体理解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白材料蕴含的道理。然后选取合适的角度进行立意构思。本次提供的材料是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基础教育界代表于漪老师获颁“改革先锋”奖章。她说:“为人师者,思想当永远年轻。要求围绕“思想永远年轻”作文。“年轻”本来可以指身体,也可以指精神状态;可以指生理的,也可以指心理的。而本次材料明显限定的范围,是指抽象的方面,指精神层面的。所谓思想年轻,就是说,思想要跟得上时代的发展,不能守旧,不能墨守陈规,要有变革的思想,要有创新的意识,要与时俱进,对现象或问题有前瞻意识,走在事物发展的前头,走在同行的前面,思想年轻,一个人成长就快,提升就快;一个组织思想年轻,这个组织成长的就快,发展的就快;一个民族或国家思想年轻,那么这个国家就不会落后,就能傲立于世界之林。
参考立意:
要与时俱进;不能墨守陈规;有创新意识(或思想);有前瞻意识等,其他立意,只要从材料出发,言之有理,亦可。考生写作时,要做到观点鲜明准确,对材料分析到位准确。要结合社会现状从不同角度谈自己对这个事件这个问题的认识。有什么好的建议或办法可以提供,避免以后出现类似问题。分析问题,层次要清晰,分析要有逻辑性。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谈论自己想法。也可以写记叙文,写生活中看到的,经历过的“思想永远年轻”的人和事。要记叙清楚,详略得当,有细节描写,以情动人。
不墨守陈规
人生之路遥远而迷茫,前方是未知的,只有不断的探索尝试,踏出第一步,我们才有成功的机会;只有勇于尝试,坚持不懈,才能有成功的一天。
莎翁曾说过:“本来无望的事,大胆的尝试,往往能成功。”是的,我们只有不断的去探索尝试,打破常规,才能使无可救药的事,起死回生。
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在改革弧光线的实验,为了使实验达到满意的效果,需要寻找一种能经住热度2000度燃烧1000小时一上的灯丝。爱迪生开始了艰苦的寻找过程。他先后做了1600种不同的实验,试用了各种各样的物质。后来他全力在碳化上下功夫,仅植物类的碳化试用就达到6000多种。他做了200多本笔记,达4万余业。先后经3年时间,直到1880年上半年研究制出较满意的灯丝为止。
许多人都想追求成功,虽然他们有能力成功,但是他们墨守陈规,不敢尝试,所以只能跟成功擦肩而过。契科夫说:“路是人的脚步走成的,为了多辟几条路,必须多向没有人的地方走去。”
一个园艺师向一个日本企业家请教说:“社长先生,您的事业如日中天,而我就像一只蚂蚁,在地里爬来爬去的,一点出息也没有,什么时候我才能赚大钱,能够成功?”企业家对他说:“这样吧,我看你很精通园艺方面的事情,我工厂旁边有2万平方米空地,我们就种树苗吧!一棵树苗值多少钱?”“40元。”企业家又说:“那么一平方米地可以种两棵扣除道路,2万平方米地大约可以种2.5万棵,树苗成本刚好100万元。你算算,3年后一棵树苗可以卖多少钱?”“大约3000元。”“这样,100万元的树苗成本和化肥费都由我来支付。你就负责浇水和施肥工作。3年后,我们就有600万元的利润,那时我们一人一半。”企业家认真地说。不料园艺师却拒绝说:“哇!我不敢做那么大的生意,我看还是算了吧.”
一句“算了吧”就把到手的成功机会拒之门外了,我们每天都梦想成功,可是当机遇到来时,却不敢去尝试。只有对失败的顾虑,以至失去成功的机会。一句话,成功是需要胆识的,要敢于尝试!不墨守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