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木心,在狱中用白纸画钢琴琴键,弹无声肖邦;在污水泛滥的防空洞内用检查材料的纸写诗;旅美多年却依然用最纯正深刻的国民作家文风写作。
杨绛,她是“最才的女”,写剧本,翻译《堂吉诃德》,写《干校六记》,样样出彩;她也是“最贤的妻”,她对钱锺书说:“墨水洒了,我来洗。衣服破了,我来补。只要是你做不了的事情,我都可以学习去做好。”
……
在当下的年轻人看来,这些民国的知识分子的举动不时髦,甚至还不那么入流,“但他们身上终究有着别样的魅力”。
请结合材料和现实生活,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这是一道记叙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前两段,引用了木心和杨绛的事例,展示了他们虽然在外表、处世等世俗意义上不时髦甚至不入流,却能让人感受到别样魅力的举动。审读材料的重心,其实就是要从他们身上读出“魅力”到底何在。木心画钢琴键、弹无声钢琴和用检查材料纸写诗,展现的是对文学艺术的真挚热爱(即使处境艰难还要经受艺术熏陶,写自己的文学作品)和不被磨难消磨意志的精神(身处牢笼却不颓废不放弃,依然热爱文学艺术、热爱生活)。杨绛不仅在翻译、写作等文学领域“样样出彩”,在生活和感情中也不落人后。我们能从她身上感受到的魅力,有她对钱锺书先生无比包容的爱,也有“我都可以学习去做好”的努力学习、不服输的精神。
写作时,可以围绕“魅力”展开,从上述两位大家的魅力展开,阐述古今先贤们处艰难之中仍追求前进的毅力、处艰难之中仍热爱心中所爱的执着等等各种丰厚精神财富让自己感受到的魅力。同时,也可以选用当下部分人对于“时髦”和“魅力”不当理解和表现的例子,进行对比论证,思考何为真正的“魅力”。
参考立意:
1.品前人之魅力,立新人之标杆。
2.真正的魅力在心不在妆。
3.热爱就是一种魅力。
例文:
放下时髦,拥抱魅力
当今时代,有些人追求时髦、追求貌美,但我认为,一味的去追求外在的美,并不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作为当代的青年,不应过分追求外在的物质,应多读诗书去丰富自己,让自己的精神变得丰盈立体,从而拥有独特魅力。
当然,人无完人,但每个人身上总会散发出各种令人欣赏、令人学习的独特魅力。比如,木心在狱中用白纸画钢琴琴键,弹无声肖邦;杨绛一直坚持对文学的爱,并表示为了丈夫钱锺书可以去改变。也许他们的举动在我们这些当代青年看来并不时髦,甚至说是完全不能理解,但仔细品读,在这些举动的背后,却有着坚守本心,爱我所爱的人格魅力。
表面的东西永远都只是浮于表面,而内心那种思想、精神才是最为重要的。时不时髦,入不入流,其实并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点,其背后所展露出来的精神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也许表面上看上去有多不能理解,内在就有多迷人。“铁杵磨成针”,这是广为人知的故事。在我们看来,把“铁杵”磨成针也太难了吧?那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坚持的精神?把此事放在当今社会,我想会很少有人这样做吧!有人会觉得不可以完成,有人会觉得浪费时间,但在这背后展现出的是贵在坚持的品质,是一种难得可贵的精神魅力。
在当代社会,像木心、杨绛这样的人有很多,在大众的眼中,他们的所作所为似乎是那么的不时髦,不入流,这些人显然没有从两位民国才子的内在精神方面去细细品读。人格魅力当然不展现在对物质的拥有上,而是流淌在骨子里的那种对初心的坚守。一如袁隆平院士对土地的坚守,对杂交水稻研究的钟爱;一如张桂梅校长对三尺讲台的坚守,对华坪女子中学孩子们的关爱。
有人会说,我穿得时髦,我思想入流,不就跟上了时代了吗?民国知识分子给我们的启示是:把初心作为明灯,去照亮你前行的路。热爱,可抵漫长岁月。是啊,每个个体都要努力去提升自己的修为,让自己活得有价值,有意义,这样才能让自己有独特的魅力。
作为当代青年,理应以时代楷模为榜样,见贤思齐,在大时代背景下去创造财富,去完成一个个突破与超越,魅力自然会散发开来。
愿诸君正确看待“时髦”和“入流”,做勇敢的追梦人,提升自我,拥有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