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三国演义》中孔明叹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

2023-10-28 10:52超越网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三国演义》中孔明叹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
梁启超《新罗马》:“人定胜天,怯大敌者非丈夫,造时势者为俊杰,当仁不让,舍我其谁?”老子曰:“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综合以上文本,作为时代青年的你有何感想和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的材料作文题。
材料第一段为《三国演义》中孔明的感叹,他认为谋事在人,但是成事在天。材料第二段为梁启超的看法,他认为人定胜天。老子强调“自胜”和“强行”。前两者都谈到了人与天命的关系,也揭示了人类对事物、命运的认知和对自身定位的思考,但二者观点对立,立场鲜明。老子的观点,主要强调“自胜”和“强行”,倾向于对人具体行动的指导,可以看作是对前面的补充。
孔明的观点是人可以谋事,但最终还是由上天决定事情的成败,人之“谋”是受先天或后天的条件制约的,成功不可强求。人并非想怎样就怎样,还要有所凭借,最终结果如何要取决于环境、历史和命运等因素的影响。梁启超则认为人之谋可以胜过自然规律,或者说人的智慧和力量比自然规律更重要。害怕强大敌人的人,不能称为大丈夫,努力抓住形势、为自己创造有利形势的人是为俊杰,以仁为任,无所谦让,除了我们自己,还有谁能战胜自然?老子观点是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刚强。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人,坚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认为人应积极主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奋斗,成为刚强并有智慧的人。
综合来看,命题意图在于鼓励学生抓紧时代机遇,勇于奋进,把握自我命运,融入时代发展之中积极地开展实践。在实践中要不盲目,也不气馁,要对自身有清醒的认识,把握住机会,相信“谋事在人”,不断潜心修炼,既要靠自己的努力,又能适应环境变化,顺应历史与时代的潮流。做好以上几个方面的努力,我们才能更好地发挥个人能力,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推动社会和人类进步。
文章首段可以先表明观点智能既能奋发不休,亦能乐天安命。文章主体可以安排成分论点并列的形式:分论点一,智者能够奋发不休。可以举古今中外的例子,尤其是那些奋发不休、努力拼搏者;分论点二,智者也能乐天安命。选择一些乐天安命,能够与命运和解者的例子。但要注意,乐天安命并不是“躺平”,而是与命动和解,乐观向上。最后,照应开篇,重申观点。
参考立意:
1.自知乃明,自胜方强。
2.谋事在人,成事亦在人。
3.努力地尽人事,坦然地听天命。
4.智者既能奋发不休,亦能乐天安命。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中国自古便有“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这句话。光彩的历史总是胜利者来抒写,让后世瞻仰,失败者便会随着时间而被历史长卷所淹灭。但是,失败者真的就一无是处吗?不!他们其实也是勇敢者,勇于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不过,成功并非是努力的必然结果,有的时候,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成功不只需要个人的努力,而且还需要天时与地利。三国时的周瑜便是这样一个带点悲剧色彩的人物。周瑜自幼聪慧过人,又勤奋好学,深得孙权赏识,年轻时就被拜为大都督。他十分幸运地降生在了那个动乱的年代,可以让他一展所长,实现抱负。但万万不幸的是,他碰到了诸葛亮这位一生都压着他的对手。“既生瑜,何生亮!”,即使周瑜有着月亮的光辉,但在诸葛亮太阳般的万丈金光下,也便失去了色彩。周瑜没有干大事业的能力吗?不,只是诸葛亮的出现抢走了那份原本应该属于他的成功。不可否认的是,成功有时也需要那么一点运气,每个人都有理想,可真正实现的有几个?所以,成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成功只会降临在那些不断默默努力的人身上。
有谁会想到一群聋哑姑娘也能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但是邰丽华和她的“千手观音”姐妹们却做到了。说不出也听不见,但当音乐响起,呈现在观众眼前的便是整齐划一,美仑美奂的景象,让人为之惊叹。她们彼此之间的配合,是那么的富有协调感,正常人也难以办到,何况是她们!可见,她们背后付出了多大的艰辛!也许她们从未憧憬过什么,只是努力完成每一件事,但努力便是希望!你只有努力,才有资本去换取成功!其实,我们不必去苛求什么,不要以大伦成败,只要努力便无愧于心。奥运会上,无数运动员都在追求着那枚金牌,可金牌只有一人能拿到,可也正是因为大家的努力,才有了精彩的比赛。我们也是,在努力中活出自己的精彩,在追求中美好地度过一生,本也是一种成功。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谋事”是内因,“成事”是外因,只要自己努力了,那就可以了,不必因外因的好坏而或喜或悲,对于一个人来说,身体力行才是最重要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