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滤镜是用来实现图像的各种特殊效果的工具。近年来,滤镜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在存留日常生活的影像时也常常使用滤镜,曾有人戏言,“照片”现在都成“照骗”了。一些热门影视剧也因滥用滤镜,致使画面失真,导致口碑崩塌。
为了更美而诞生的滤镜技术,反而成为大众审美异化的催化剂。这使我们不得不反思:在求美和求真之间,在审美需求与价值取向之间,我们应该何去何从?
对此,你有怎样的启发与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题目从滤镜的概念起始,谈及以变美为目的的滤镜技术受到人们的钟爱,来作为引发写作的起点。滤镜衍生出的滤镜技术可以让一切变得更美,满足大众审美需求,但却也让“照片”变成了“照骗”,引导大众审美异化。更有甚者,一些热门影视剧也因滥用滤镜,致使画面失真,导致口碑崩塌。命题人对此持否定的判断。题目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在求美和求真之间,在审美需求与价值取向之间,我们应该何去何从?这正是审题的核心所在。
“‘照片’现在都成‘照骗’”和“为了更美而诞生的滤镜技术,反而成为大众审美异化的催化剂”“画面失真、口碑崩塌”这些内容都凸显命题人的否定态度。既然否定了这种求美的做法,那么“在求美和求真之间,在审美需求与价值取向之间,我们应该何去何从?”要求“美”,更要求“真”,不可为求“美”而失“真”。
可以正向立意:用滤镜过滤一切杂质,发现生活的别样美好与新奇;也可以反向立意:过多使用甚至依赖滤镜,会让人陷入虚幻,迷失方向,打破滤镜才能客观清醒的认识世界;也可以辩证立意,该美化时用滤镜,该清醒时弃滤镜……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入手行文,只要能写出自己的启发和思考即可,就是年轻人应该正确对待“美”,认知“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爱美之心不必弃,求真之心不可失。
2.向“照骗”说不,于价值求美。
3.以真之天平,度世间美丑。
4.追求真实本味,允许锦上添花。
5.求美亦可贵,求真价更高。
6.“美”与“真”不可得兼,舍“美”而求“真”也。
……
偏题立意:
1.脸上瑕疵易滤,心灵污点难除。(题目强调的是“求美和求真”的关系,而非“外在”与“心灵”的关系。)
2.镜花易碎,美德永存。(审题偏离,写作中心偏离。)
爱美之心不必弃,求真之心不可失
(双元素入题,对称句式,直接表明观点。)
近年来,滤镜技术也得到了大多数人的钟爱,不管是拍照片,还是小视频,都少不了滤镜的身影,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让“照片”变成了“照骗”,却是一种病态。正确的做法应是:爱美之心不必弃,求真之心不可失。(开篇直接引材点题,利落干脆。)
何为美?
很多人对美的认识很狭隘,觉得美就是年轻,就是白皮大眼长发细腿,这一认知更是为滤镜技术提供了广阔的使用空间,一个美图软件可以把凤姐变成“女神”,把“矮穷矬”变为“高富帅”,不仅让陌生人看了迷恋不已,甚至让当事人都喜欢的无法自拔,为了让自己变美,不断的把滤镜开到最大,来麻痹自己,细细思量,这种过滤后的“美”还能算“真”吗?美人在骨不在皮,虚假的美,只会害人害己。(阐述“美”的内涵,为下文论证做铺垫。)
爱美之心不可弃,求真之心不可失。(再提论点。)
与其用滤镜麻木自己,何不跳出滤镜,聚焦生活?我们要善用滤镜,滤去杂质,更要跳出滤镜,聚焦生活之“真”。美化外表的同时,更应有内在的气质和最本真的追求。新冠肆虐全球之时,剪短的头发最美、最真,逆行的身影最美也最真;洪水肆虐之时,抗洪战士沾满泥浆的迷彩服最真、最美。他们摒弃一切,回归真实,提升自我,承担责任,锻造更好的自己,这才是我们青少年应有的姿态。(分析问题,阐明论点,指明当代青年应有的姿态。)
爱美之心不可弃,求真之心不可失。
抗洪的战士,一脸的疲惫,依然是最美战士;逆行的白衣战士,脸上布满印痕,依然是最美医务人员……聚焦身边为建设最美中国献策出力的人,便可看到真善美的世界。无需滤镜,你读书的样子最美,当你打开书本,便看到真善美的世界,而你,专注地面对真善美的姿态是胜过任何滤镜的“美”。滤镜之美与生活之真如何权衡,滤镜是为了让生活之真更美,而不是画面失真,因“照骗”导致口碑崩塌。(解决问题,指明方向,提出具体做法。)
罗曼罗兰曾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本质之后仍然热爱生活”,爱美之心不必弃,求真之心不可失,我们青年人,应该跳出滤镜,以澄明的心灵上下求索,提升自我、聚焦生活,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斗!(呼应主题,升华主旨,利落干脆,结束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