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半命题作文:“走进 ”写作指导与范文

2020-02-26 17:34超越网

阅读下面的要求,完成作文。
请以“走进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分析】本篇作文考查半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本篇半命题的题目:“走进       ”,这个题目是一个动宾结构,所要填写的是宾语部分,也就是填一个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如自然、历史、李白、苏轼等等。行文时注意解决这些问题,如:为什么走进某某?走进某某的目的是什么?是要学习点什么?还是要感悟些什么?这也是行文的重点。假如我们来写:“走进李白”这个题目,就可以用这些问题来与他交流,如:写《蜀道难》这篇诗歌时,您的年龄是多大?因为这个问题后人多有争论;《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中的“床前”还是“窗前”呢?您被贬到夜郎,这个“夜郎”到底是什么地方,后人也一直为此争论不休。另外,文体上记叙文,议论文都可,但要注意明确走进历史的目的或是想要探寻的问题。

【范文】
走进历史
      2011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同时也是建党90周年。1911年,中国爆发了一场资产阶级民主的革命﹣﹣辛亥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它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新世纪,使其观念深入社会中上层人士思想中。
      1911年1月,同盟会在香港成立统筹部,负责策划和组织广州起义;1911年4月27日,黄兴发动黄花岗起义;1911年5月11日,文学会和共连会在武昌召开第一次国体联合会议;19911年9月7日,四川总督赵尔丰诱捕蒲殿俊,罗纶等,枪杀请愿民众,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成都血案”……迫害了一批批的党人,却又有一批批的党人站出来。这一串串的数字让人看来触目惊心,听来忧愁不绝。此刻,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原来,辛亥革命的背景竟是如此复杂,而这辛亥革命,又牺牲了多少无辜的人啊!想想都觉得后怕。又不禁对清王朝的腐朽十分鄙视,为何每朝每代都免不了有人起义,归根结底就是统治者只顾自己享受,却忘了体恤民情,只是一味地理所当然地享受着从百姓们那里搜刮来的民脂民膏。又想起了我们最近刚学过的几篇文言文,几乎篇篇都是写统治者怎样昏庸,压迫百姓的。“苛政猛于虎也!”多么严重的话啊;“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百姓们宁可去做捕蛇那样危险的事情,也不愿去交那沉重的赋税。可见统治者已将农民逼到了底线。这样,怎么会没有人起义呢?而那些起义的,虽是正义之人,却总是被扣上“造反”,“逆贼”等不好的骂名,可是他们却永远留在了人们心中。也因此,虽然一次次的起义牺牲了许多人的性命,却一次次有党人,正义的人站出来,起义的信心永远诶有被打倒……100年过去了,我们已经无法体会到当时的凄楚,但同时辛亥革命也推翻了满清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辛亥革命同样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它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100年前的统治者无能,那已经成为历史了,100年后的我们,必须时时刻刻警钟长鸣,告诫自己:努力学习,成为国之栋梁,将祖国发扬广大!
【点评】在中国历史的漫漫长河中,各种历史事件如恒河沙数,作者却独选辛亥革命这一历史事件。从对辛亥革命的历史感悟中,最终明确历代起义的根源所在,以及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的历史使命与担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