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午后,独自漫步在校园左侧通往婺江边的林荫大道上。秋风忽至,金黄的叶子片片飘扬,摇曳歌舞,直至坦然安卧。
面对这样的画面,你有何感想和思考?请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标题自拟;③文体自选;④不得抄袭。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作文要想准确立意,认真分析材料是关键。
命题方式:材料作文
审题要点:材料作文的审题一般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材料的主旨,各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此题所给的材料是一段描写秋景的文字。可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进行立意。那么对这样的材料作文,应该怎样审题呢?概括为两句话:思维要丰富起来,思维要深入下去,分析材料要看过程、结果、特点、本质。
具体过程:抓住材料关键词:“金黄的叶子片片飘扬”“摇曳歌舞”“坦然安卧”。
【立意】阅读材料,抓住关键词考生可以作丰富的感想和思考来立意:“遮风挡雨,孕育生命”、“不贪恋、不夸耀”、“落而无憾,滋养明年”、“生之绚烂,死之静美”、“平凡中的伟大”、“对生命踏实的情感”。
【结构】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层进式的结构行文,首先文章开头描述出“秋叶”的作用,引出下文对平凡的歌颂。用比喻的修辞描述抽象的事物,可以更形象、准确地表述思想。用歌曲“鸿雁”作为文章的论据。每段开头都是一个总括句,然后根据首句的内容进行阐释,使段落间联系紧密,表达更严密。可以大自然中的“秋叶”这一物象作载体,贯穿全文,记事写物,寓情于“秋叶”,使文章立意鲜明,而又富有感情;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或深情款款,或细流涓涓,或激情澎湃地抒发对“平凡的伟大”的赞美之情,内容丰富,而又层次井然,结构严谨。文章命题富有诗意,首尾照应,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如风,极富文采;抒情自然真挚,令人回味。照应开头和题目,首尾呼应。
落叶·真谛
秋风乍起,丝丝凉意带来些许忧伤,落叶如蝶舞般纷纷落下。我怀揣着一颗落寞的心独自走在田间小路,抬头仰望天空灰茫茫一片,只见几只大雁南去,而我的心又该何去何从?小路上铺满了落叶,走上去发出沙沙的声响,弯腰拾起一片落叶,心与那条条纹理相连,随之心潮澎湃。
“落叶”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人们都认为它就是生命结束,停止奋斗的代名词。可是只有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知道那是它对生命的诠释,是对新生命的向往。它已然有大面积枯黄;但是其中依然掺杂着点点绿,它任风吹打,任雨敲击,无情的雨打在他身上,刺穿了大大小小的洞,但为了自己的信念她无怨无悔。秋来了,面对自然法则它无法抗拒,无奈地脱去了大树的怀抱,但是它从未停止,葬身泥土之中,只为了用自己弱小的身躯来保护泥土的营养为下一次的勃发贡献力量。
落叶是新芽生长的开始, 是对下次勃发的宣告。那倔强的生命从未停止。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叶落之后将是叶绿之时。春风吹又生,一片碧绿仿佛呈现在我眼前。蒙络摇缀,微风吹过他向我频频点头,是欣喜是希望。梦想之旅从此再次起航,生命再次绽放。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我觉醒了,生命就是在延长,在不断地去创造。面对中考的我们不能再迟疑和贪享安逸了。寂静的夜晚,午夜钟声敲起,依然奋笔疾书,大脑飞转,与难题抗衡到底,因为深知黑暗到了尽头就会出现光明,坚信胜利的光辉总是照耀在追梦之人身上。尽管梦想之花不会开放,也依然为下次的努力而奋斗。在体育课上,我站在反射着刺眼光芒的橡胶跑道上,握紧拳头,跨起大步,用尽全身力气奔跑,挥洒下滴滴汗珠,冲向终点,不再停歇,因为我深知停止就是放弃,奔跑得越快,停止的时间将会越短。我深深地吸口气,奔向未来。
每一个生物并不是一一生一世都会散发着光芒,他也会有枯黄的时候,只是他的枯黄并不是停止而是为下一次的绚丽而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