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请以“这不是很好吗”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2019-09-22 11:42超越网

请以“这不是很好吗”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命题作文,首先解读命题的内涵。命题“这不是很好吗”是一个反问句,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即“这是很好的”,使用反问的语气强调“好”,同时也暗示考生,一开始应该感觉这样不太好,或者内心不太满意,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事件的发展有了意想不到的发现或感受,最后发出“这不是很好吗”的反问。命题是一个主谓句,“这”是指示代词,指代的内容很多,如离开城市投入自然的怀抱,感受自然的气息,这很好;如离开父母的怀抱感受成长的感觉,这很好;如离开旧的集体来到新的地方,感受来自他人的善意,这很好;如放下手机,离开电脑,与父母交谈,与同学谈心,感受亲情友情,这很好;如冬天的寒冷中感受梅花的清香,夏天的炎阳中感受火热的力量,这很好……本文的选材范围很广,可以源自自然,可以来自家庭、社会、学校,可以是风景,可以是人情,关键是要写出其“好”在何处,从中感受到的真、善、美,感受到的积极向上的力量。然后分析体裁,从题干的要求来看,本题要求写作记叙文,在写作中要注意所叙之事必须真实感人,把握好感情基调,主题要积极向上,注意在行文中将一些真实细腻的情感生动细腻地描写出来;要叙议结合,在叙事中恰当地穿插抒情议论,深化主题。最后分析行文结构,记叙文的行文结构主要包括时序顺进式(平铺直叙式)、穿插回放式(线索串珠式)、平列展开式(画面组合式)、对比映照式(抑扬褒贬式),如本题可以采取线索串珠式,如以“这不是很好吗”作为线索,串起几幅画面,展现这几幅画面的美好,并在其中融入自己对自然之力、人情之美的感受。
立意方向:

自然中感受力量和美好;困难中感受互助和温暖;失败中总结经验;独处中感受思想和成长。

这不是很好吗
都说失去了才学会珍惜,但失去,也可能带来新的收获。
国庆期间,母亲打着去老家旁的一片树林里游玩的名号硬生生的把我从本该与电子产品度过的七天假期中拽了出来。
但想到摆在老家里的那台超大尺寸的电脑,我还是随父母一同去了。但我的心里只想着:此次出行,不为赏景,只为游戏。
父母一到家放下行李就带我走到森林。他们动作迅速的连给我看一下电脑的时间也不给。树林不远,不行一刻钟就到了,我的心就像爆米花机器中的玉米一样跳的不停,不是因为到了树林,而是心里还想着电脑。
进入树林,眼前充斥着红色,太红了,树叶的火红填满目光所及的一切地方,简直令人感到背后一阵寒意。脑顶还响着来自天空的合唱声,“叽叽喳喳”,让人心神不定,头皮发麻。
到了吃中饭的时间,父母就带我回去了,到了我熟悉的巷口后,我便像被猎豹追逐的羚羊一样直奔回家中。回到家里,鞋子都来不及脱就直接冲上了楼,进入那间令我梦寐以求的电脑房,锁上门,摆好椅子,启动电脑,正式进入我的“虚拟世界”。
我不停地敲击着键盘,点着鼠标,眼睛盯着屏幕一下也不眨。也不知过了多久,刹那间,电脑屏幕毫无征兆的暗了。我连忙赶下楼,询问原因。但父母只是“死气沉沉”地盯着我。他们仿佛被施法定住了,就连空气好像在一瞬间也都凝固了。半晌,父亲压低声音说道:“现在几点了?”
我一脸疑惑的说:“什么?”
父亲马上提高了音量冲我说道:“现在已经三点了!”
我突然一怔,我竟没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三点了,这意味着我从11点开始一直玩到下午三点。面对正在气头上的父母,我实在不敢抬起头。
问过奶奶后,我才知道家里停电了。不知是何种意念在操控我,我竟向母亲提出再到刚刚那片树林看看的要求。
再回到那片树林,明明是一片五个小时前漫不经心走过一遍的树林,再到这竟有一种故地重游的感觉。
树林正接受午后阳光的沐浴,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再看这片树林,与家人一起看这边树林,我不再感到背后有寒气,而是体会到艳丽的红色展现的生命的灿烂,头顶的鸟鸣不再喧闹,而是变得柔美婉转。
偶然的停电,让我失去了电脑,可是我却能与父母再次来到树林,与家人一起,感受大自然。这不是很好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