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媒体做过一个社会实验:一名男子在地铁站用小提琴演奏巴赫等人的作品,在他面前的地上,放着一顶口朝上的帽子。在45分钟的演奏时间里,大约有2 000人经过,只有6个人停下来听了一会儿,大约20人给了钱就匆匆离开,他总共收到了32美元。没有人知道,这位卖艺者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约夏·贝尔。他演奏的是世上最复杂的作品,用的是一把价值350万美元的小提琴。而在两天前,他在波士顿一家剧院演出,所有的门票售磬,聆听他演奏同样的乐曲,平均得花200美元。
这个实验激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有着深刻的思辨色彩和现实的人文性,没有明显的中心句、关键句,给了考生多种解读可能和很大的写作空间。根据材料,应该抓住社会实验造成的对比反差给人的启示。可以说艺术的生存和发展,可以说人们匆匆的脚步和浮躁的心理,可以说大众的鉴赏能力,等等。
参考立意:
(一)环境的角度:①不同环境(不同平台)创造不同价值;②环境影响人们对价值的判断。
(二)听众的角度:要有真正的眼光,识别事物的真正价值;思维定式可能会让我们错失良机;美是存在于现实之中的,可惜我们往往视而不见,聪而不闻;不要忽略生活中微小而确切的幸福,幸福就在身边,要及时把握;生活中处处有精彩,请放慢脚步来欣赏。
(三)价值的角度:价值不会因为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