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大院校大学生被劝退的事情屡见不鲜:2018年6月,复旦大学对59名研究生予以退学处理;2019年3月,广州大学决定对72名研究生作退学处理;2019年3月,合肥工业大学对46名硕士研究生予以退学处理;2019年6月清华大学劝退处理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两名博士生……这些被劝退的学生,都有个共同特点,--不专心学习,天天“混日子”。
据中新网客户端10月12日电(记者阚枫)日前,教育部发布文件要求,严把考试和毕业出口关,加强考试管理,严肃考试纪律,坚决取消毕业前补考等“清考”行为。
作为一名离大学生活只有咫尺之遥的高三学生,你看完上述材料有何感受?请结合材料,面向本班同学写一篇发言稿,表达你对此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析】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主要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有特定的对象要求。材料内容是各大高校对无心学习、天天“混日子”的学生做出劝退处理以及教育部的相关规定。题目要求考生结合材料面对本班同学写一篇发言稿,表达自己对此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就材料内容而言,被大学劝退是令人扼腕叹息的事情,但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个人无心向学,不务正业,每天混日子,已经触及了学校管理的底线。其深层原因,学生个人对大学学业不重视,对大学生活不珍惜,在于在读学生缺乏目标,没有规划,加上生活习惯不好,纪律观念淡薄,有些“无法无天”。除了学生主体的主观原因,客观上也与学校管理乃至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有关,大学校园专注于学业、学术研究的氛围不够浓厚,各项活动太多,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加之日常教育引导、教学监管不到位。但学生已经成人,大学学业之荒疏自己要负绝大部分责任,不能怨天尤人。对此,考生要提出自己的认识与思考,让考生认识到认真对待自己的学业就是一种“敬业”精神的最直接体现(较佳角度),从而为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并针对学业进修,规划大学生活提出希望与建议,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关于文体,题目要求写成发言稿(格式要正确),考生要有读者(听众)意识,文章是写给同龄人读(听)的,语言、口吻、材料、建议与希望要恰当、得体;最佳行文思路可遵循“引述事件--做出评价(提出观点)--认识与思考--提出希望建议”展开,但不限于一种思路,只要符合题目要求,可以采取灵活的写法。
参考立意:
1、莫让十年寒窗终成遗憾。
2、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3、人生的“弦”不应松。
4、营造良好的学风。
不要松懈人生的“弦”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畅想自己的大学生活。
高三是很辛苦的一年,这一年,倍感压力的你一定听到过父母与老师的安慰:熬过这一年,考进大学就好了!相信很多同学也都有这样的想法:等上了大学,我便可以不再这么辛苦努力,放松放松……然而,近来一些高校大学生被屡屡劝退的事件,却让我感到,上大学,并不代表着我们就可以轻松应对。如果我们一直抱着这样的想法,那么,进入大学,也许我们也会和那些被劝退的学生一样,误入歧途。
仔细想想,大学,本来就不是学生的“娱乐场”啊!高等学府,是为了深造而存在的。不但不应该轻松,反而应该要比我们高中更努力!我们应该意识到,大学的知识比高中要更专业、更深入,这也意味着我们必须要更精通,才能够在高等学府里有所收获,不让时光白费。世界上最愚蠢的事,就是在最该努力的年纪,却选择了享受!如果我们不希望面对毕业就是失业的现实,那就应该产生一个全新的觉悟:不能松懈!如果只是怀着混文凭的心态,甚至有人彻底放飞自我,连基础的学分都修不够最终而被劝退,那我们这十年寒窗筑成的千里之堤,岂不是就要溃败在这“心态”的小小蚁穴之下了吗?
诚然,面对“压力山大”的高三,辛苦拼搏之后的放松是我们无比的期待。但人生不能一直放松,一张一弛才是正确之道。当我们等到通知书之后的那个暑假,正是“松弛”的时刻,一旦开学,我们依然要让自己的人生之弦紧绷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够在面对未来的挑战时,有足够的资本去争取和获得成就。
把我们的目光放长远些吧,同学们!不要抱怨前路永远艰辛,要学会在艰辛中寻找乐趣。不要试图不劳而获,坐享其成,人的价值本来就是在劳动中体现的。让我们给自己制定一份丰富的人生计划,把辛勤洒遍路途,这样当你将来回顾人生时,才会惊喜地发现,原来自己的人生早已花团锦簇!
希望同学们能够以前车为鉴,看清自己将来的路,走准自己人生的方向。为自己负责,不要松懈人生的“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愿与同学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