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提到:“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费孝通先生也在讲如何处理不同文化的关系时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在我国古代,《论语》曾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中庸》也说:“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近日,世界中学生文化交流团访问我校,邀请你作为学生代表为他们做一次主题演讲,主题为“文化的和而不同”,请你结合当今世界文化发展多元化,既有交流渗透、又有对立冲突的现状,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写一篇演讲稿,自选角度,自拟标题,不得套作抄袭,不得出现学校及个人信息,字数不少于 800字。
【解析】
【详解】这是一则材料作文。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提到:“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应该强调的是中华文明的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是费孝通先生在其80寿辰聚会上,对民族文化问题而提出的意味深长的16字箴言。四句话,实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意为欣赏自己的美和欣赏他人的美;第二个层次为“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意为将欣赏自己的美和欣赏他人的美结合起来,就可以达到天下大同。《论语》曾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作为君子要善于和别人和谐相处,要善于调和矛盾冲突,但与此同时,自己也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中庸》也说:“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意思是要实现社会和谐,就要提倡: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包容精神与和合之道。四则材料的共同点就是“和而不同”,所谓“和”指的是和谐、和平、和睦、融化;“不同”指的是“不盲从、不照搬、有自我、有主见。”所以审题立意要围绕“和而不同”的辩证关系展开,而且要符合题目要求:要结合当今世界文化发展多元化,谈文化的和而不同,完成一篇演讲稿即可。
最佳立意:
因和而贵,因不同而精彩
世界文化交流中的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方乃大同。
互相尊重,多元化共存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因和而贵,因不同而精彩》。我们的世界并不是单调乏味的,而是多姿多彩的;我们的思想并不是统一简单的,而是多样灵活的。世界因为和平而宁静,因为有不同的思想才擦出耀眼的火花。
世界因和而贵。调和好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是重要的,因为只有充分调节好各部分的关系,才能使整体的力量加大。先看战国时期,楚国之所以被强秦所灭,是因为楚王听信谗言,轻易地打破与齐国的联合,才使秦国有虚可乘。可见,和睦共处的作用之大。再看以色列与巴基斯坦,因为种族和地界的矛盾,导致双方冲突不断,生灵涂炭。因为不和而导致惨剧的例子举不胜举。再一次证明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产生,令世界经济处于和谐的局面,多方经济唇齿相依,使得经济和谐发展。另外,当今世界文化发展多元化,既有交流渗透、又有对立冲突的现状,所以,和平是重要的,是立身之本,立国之本。
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世界因为存在着思想文化的碰撞,而萌发许多新思想、新文化,发掘更多真理。诸如我国古代的诸子百家思想,孔子的与民同乐,庄子的自在消遥,令中国的文化发展炫丽多彩。还有牛顿和惠灵顿关于光的波动性与粒子性的冲撞讨论,让后世的科学家探索出事物的真理——光的波粒二象性,使光的运用踏上一个新台阶,为人类创造不少新发明。达尔文因为破除传统制画壁画的限制,研制出新的画法,才令惊世杰作《最后的晚餐》如此精细细腻。如果摒弃掉不同,会带来恶果。像邯郸学步的人,最终忘记了自己走路的方法。所以,世界因为存在不同而精彩,没有了不同的世界,并不耀眼。要和而不同,就要坚持自己的意见,虚心接纳别人的意见。坚持己见的人,有如屈原的“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他能做到不同流合污,最后得到后世的认同,名留千古。要虚心接纳他人不同与己的意见,正如魏征进谏唐世宗的“谦冲而自牧”、“思江海下百川”。别人的意见是宝贵的,有了它,才看到自己不足;有了它,才能开阔自己的眼界。可见,要达到和而不同的境界,必须要有坚持自己意见的勇气,虚心向别人求学的宽容。
在经济全球化的新时代,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已是客观的事实。不同民族文化的交往和借鉴将越来越普遍,特别是以市场经济为特征的现代文化将逐渐渗透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文明冲突和文明共存引发世界文明的变迁、演进、发展和多样化,不同文明在交融中发生碰撞而走向多元化。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趋势。我们要学会在复杂多极的文明世界中共存,学会从其他的文化中汲取有益的养分。
世界因和平而可爱,因“不同”的存在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