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材料一:近一年来,西方国家中有一名少女爆红。她在社交平台上已经拥有超过430万粉丝

2020-03-16 12:43超越网

材料一:近一年来,西方国家中有一名少女爆红。她在社交平台上已经拥有超过 430 万粉丝, 很多人视她为偶像、环保斗士。她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侃侃而谈,面斥各国领导人。虽然她今年才 16 岁,却已经登上了《时代》杂志封面,更被评为“2019 年影响世界的 100 人”。她就是瑞典少女格蕾塔·通贝里。
材料二:2019 年 9 月 27 日,浙江小伙沈钧亮代表“蚂蚁森林”公益项目到联合国总部领取最高环保荣誉奖“地球卫士奖”。“蚂蚁森林”通过日常绿色出行、在线支付水电费等低碳行动积攒“绿色能量”,以种植真树,带动 5 亿人参与低碳生活,并将碳减排量转化为种植在荒漠化地区的 1.22亿棵真树,其中超4成能量由 95 后青年贡献。
以上两个新闻事件在励志中学掀起了热议,有同学为瑞典少女的敢于呐喊钦佩,有的同学则不以为然,认为中国青年默默地为地球种树更有价值。为此励志中学团委举办了一次辩论赛, 正方是“呐喊比行动更重要”,反方是“行动比呐喊更重要”。请你选择其中一方写一篇辩论词,为自己的观点进行辩护,并驳斥对方的观点。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立场,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提示】这是典型的给定情境的任务驱动型作文。情境为辩论会,任务为写辩论词,既要辩护即立论,又要驳斥即驳论;选择辩论方即确定文章立意、观点。两则材料各有所指,材料一指向“呐喊”,材料二指向“行动”,而论题中的“比……更重要”则是对此二者的一种选择;一旦选择,即为文章立意,且在文中必须对二者进行比较,为选择的进行辩护,对未选择的进行批驳。标题可以是论题,也可以自拟。写作内容要体现材料内容,但可以不止于材料内容。
辩论是双方互相用自己认为正确的道理去说明一定的事情和问题,以图战胜对方,有时还要揭露对方的矛盾,驳斥对方的错误,力求最后得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或共同的意见。格式为:主持人、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方的辩题(我方观点)是……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观点……。写好辩论词要有例证、理论来支撑自己的观点,最重要的就是要有逻辑,经得起推敲,如果一辩稿中逻辑漏洞太大就容易被对方攻击。
【审题】第一则情境材料是瑞典少女在联合国气候大会上面斥各国领导人后,拥有了超过430万的粉丝,登上了杂志封面,被评为“2019年影响世界的100人”的事件,由此彰显出“呐喊”的作用,它可以引起更多的人关注环保问题,任何一件事所取得的非凡效果都是从宣传开始的。
第二则情境材料是“蚂蚁森林”通过“绿色出行攒能量,从而转化为种植真树”的方式号召人们行动起来,目前已带动了5亿人参与低碳生活,种植了1.22亿棵真树,这一系列数据表明“蚂蚁森林”通过实际行动在一定程度上实实在在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可见行动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是任务指令。由“为此,励志中学团委举办了一次辩论赛”可知,辩论的起点是上述两个材料,“环保”也应成为写作的起点,文章不能脱离此内容指令。其次,考生必须围绕“呐喊和行动谁更重要”这一辩题进行写作,且必须选择其中一方(不可写两者皆重要),辩词中既要为本方观点进行辩护,又要有驳斥对方观点。另还需要明确对象指令,要有角色意识,凸显“中国青年”的角色。
其二是体式指令:写一篇辩论稿,文章语言符合辩论稿的特点,如:对方辩友等。
据此,文章可做如下立论:
1.呐喊比行动更重要:励志中学的一部分同学钦佩瑞典少女的敢于呐喊,为何钦佩,应该是源于生活中少有“针对全球生态问题”敢于发声的人,因为人们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而也因此现实生活中少有注意保护环境、讲究绿色生活的人,这就证明“呐喊”本身就是一种号召、一种唤醒,它可以让更多的人懂得其中的要害,从而使更多的人行动起来。这远比一个人默默地为地球种树所带来的实际效应更大。
2.行动比呐喊更重要:俗话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呐喊”固然重要,但是最终衡量全球生态是否有所好转,还是要看有多少人在“行动”。由此可知,“呐喊”并不能直接解决问题,“行动”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适当结合材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