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提出: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这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弱德”与“群德”含义。在艰难困苦中,能够做到有所坚守,遵从自己的本心,这可谓“弱德”;超越个人、关怀公共,超越私利、守卫群体,所关注的是公共利益、人民福祉,这可谓“群德”。
对于“弱德”和“群德”,作为新时代青年的你,有怎样的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解析】
本题考查作文写作的能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同过去的作文有三方面不同: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或态度、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特点、材料带有明显的任务驱动。故写此类作文,一要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二要抓住材料核心事实,明确是非;三要选好角度,围绕是非,确立观点;四要围绕材料就事说理,类比论证展开写作。
本题引导思考“弱德”与“群德”的辩证关系。叶嘉莹的话强调的是做好自己,把持住自己的道德、品格修为,尽好自己的社会责任。梁启超的话强调个人要服务于群体社会。同时,考生要把握好题干要求:写作立足点为新时代青年;内容为“思考”如何在“公德”面前“做好自己”;辩证关系为“公德”为先,“做好自己”是“公德”的一部分;文体为议论文。故本文观点上应给自己定一个符合社会公德的道德和行为标尺,不断要求自己做一个积极向上、受人尊重的人。
【立意】
在公德面前做好自己;遵守公德从我做起;弱德之美;“弱德”之美与“群德”之善;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结构有如下五部分:
一个响亮的标题;
正文第一段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
分点分层阐述理由,由浅及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展示思维的深度广度;
进一步深入阐述可行的解决方法,可“横向拓展”“纵向挖掘”,简易反驳或委婉劝说,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
联系实际,快速收尾、余味无穷。
如果写“弱德”之美与“群德”之善,考生可以将党员干部作为作文对象,强调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明的是大是大非,讲政治;守的是为民服务,讲奉献;严的是廉洁自律,讲规矩。然后可以举杨善洲、郭明义、张富清等人的事例来论证。接着联系现实,批评部分党员中以私害公,个人至上的错误行为,最后总结点题,强调做好“弱德”之美与“群德”之善,便是美美与共,共谱佳曲。
【一】
“弱德”“群德”说
有人主张“该出手时就出手”,有人推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何在“公德”二字面前“做好自己”?不妨先听听这样两种观点:
一种是“弱德”说。叶嘉莹曾感叹,当今社会上许多人以强者为德,提倡争夺和竞争,但实际上“弱”才是品德,“我不想从别人那里去争什么,只是把自己持守住了,在任何艰难困苦中都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以退为进,何尝不是一种进步?
一种是“群德”说。梁启超批评古人束身寡过的做法,“合群之德者,以一身对于一群,常肯绌身而就群”。在他看来,缺少“群德”是国家衰落的一大本源,“今吾中国所以日即衰落者,岂有他哉,束身寡过之善士太多,享权利而不尽义务,人人视其所负于群者如无有焉”。以群为德,何尝不是一种智慧?
“弱德”之“弱”,并不代表软弱无力、怯懦怕事,而是一种逆境中的坚守、热烈中的清醒、躁动中的自持。无论以存心养性、修身齐家、达观处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还是以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奉规守约为代表的现代规则,处处都有“弱德”的影子。
“群德”之“德”,成之于克己奉公、舍己为人,是一种性情中的大爱、浑浊中的清秀、得失中的淡然。“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的报国之心,“挽将天上银河水,散作甘霖润九州”的为民之情,“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的修身之要,体现的都是“群德”。
“弱德”之于道德建设,关键在先善其身。从广场舞扰民、远光灯肇事,到闯红灯、乱插队,生活中的道德困境,很多都是由过多重视自己忽略他人引起的。“弱德”的价值就在于,强调行使权利、主张诉求应有边界意识,不以个人举止打扰别人权利,不因自我存在妨碍他人自由。“弱德”不是无为,而是内向修身有所为,外向克己有所不为,达成的是群己权界的和而不同。
“群德”之于道德建设,关键在相善其群。见摔不扶、临危不救,乱砍滥伐、污染环境,公地悲剧、丛林法则,道德之所以会“摔跤”,“群德”不彰是重要根源。没有人可以是与世无争的孤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推高人际成本,“正义只在五米之内”导致低信任度,“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加剧道德冷漠,人人见义不为结果必是人人权益受损。超越个人、关怀公共,超越私利、守卫群体,“群德”所托举的,是包含自我权益在内的公共利益、共同福祉。相较“弱德”,“群德”侧重向善而为、见义敢为,达成的是公益众利的和合共进。
现代化的物质,离不开现代化的精神的浇灌。中国大踏步走入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公场域”更加普遍,共享经济、网络生活等“新生带”不断延伸,“没有什么事能比获得自由更加美妙”;与此同时,“共在”的凸显,权利的交错,利益的博弈,也让我们愈发意识到,“没有什么事比学会运用自由更加困难”。“弱德”与“群德”,一个突出主动修身一个突出主动为善,一个各美其美一个美美与共,两方面结合起来,一定能奏出最美的文明和声。
【二】
“弱德”之花绽放于“群德”之土壤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弱德”与“群德”含义。何为“弱德”,在艰难困苦中,能够做到有所坚守,遵从自己的本心,这可谓“弱德”;何为“群德”,超越个人、关怀公共,超越私利、守卫群体,所关注的是公共利益、人民福祉,这可谓“群德”。“弱德”的价值在于,强调行使权利、主张诉求应有边界意识,不以个人举止侵犯他人的权利,不因自我存在妨碍他人自由,追求自己和外界的和而不同。“群德”的价值在于向善而为、见义敢为,追求的是公众利益的和合共进。笔者认为:弱德与群德的关系可以理解为:“弱德”则独善其身,“群德”则兼济天下。
《论语·里仁》言:“德不孤,必有邻。”“弱德”与“群德”绝不是相互独立的存在,是相互影响的又有机结合起来的,“弱德”势必绽放于群德之土壤,“群德”之土壤势必浇灌“弱德”之花。
的弱德与群德。 之“弱德”在于:始终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带头执行八项规定,以身作则正官风,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始终亲身示范、始终奔跑在前,推动全党上下构建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推动全党上下为人民谋福利、为民族谋复兴迸发出前所未有的能量。 之群德在于:在河北,习近平深入农村、机关、服务窗口,与各级干部和党员、群众座谈;在兰考,与县委常委班子成员谈心交心;在重庆考察时,对乡亲们说,脱贫攻坚是我心里最牵挂的一件大事;在江西考察,再次强调,党中央想的就是千方百计让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在今年五月,六次会议活动、一次考察调研、十二次外事活动、十二次致电致信……;在这份满满行程的背后,是为国为民的辛苦操劳、亲力亲为、夙兴夜寐、风雨兼程,是那一句:“我的工作是为人民服务,很累,但很愉快”。始终把责任举过头顶、把百姓装在心中,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始终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大道上领跑着。
党员队伍中之先进模范的弱德与群德。始终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用生命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好干部兰辉同志;守岛卫国 32 年,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写了不平凡人生华章的王继才同志;60 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在部队保家卫国,到地方为民造福,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抒写了精彩人生的老英雄张富清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青春之歌的黄文秀同志……;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国共产党从不缺乏英雄,不断涌现的先进模范的“弱德”在于终对党绝对忠诚,始终听党话、跟党走,坚守党纪国法,严于律己,始终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他们的“群德”在于始终不忘“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为党和国家的事业不懈奋斗。
共产党人的“弱德”让我们党始终保持着先进性和纯洁性,让我们始终牢牢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每个党员的“弱德”之美将会让我们党的“群德”之林显得更加多彩美丽;共产党人的“群德”让我们始终保持着活力和创造力,让我们党始终为中华民族之复兴而奋斗终生,“群德”之土壤将为我们每个党员的“弱德”之花提供无穷的营养。
三
“弱德”之美与“群德”之善
李 斌
有人主张“该出手时就出手”,有人推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何在“公德”二字面前“做好自己”?不妨先听听这样两种观点:
一种是“弱德”说。叶嘉莹曾感叹,当今社会上许多人以强者为德,提倡争夺和竞争,但实际上“弱”才是品德,“我不想从别人那里去争什么,只是把自己持守住了,在任何艰难困苦中都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以退为进,何尝不是一种进步?
一种是“群德”说。梁启超批评古人束身寡过的做法,“合群之德者,以一身对于一群,常肯绌身而就群”。在他看来,缺少“群德”是国家衰落的一大本源,“今吾中国所以日即衰落者,岂有他哉,束身寡过之善士太多,享权利而不尽义务,人人视其所负于群者如无有焉”。以群为德,何尝不是一种智慧?
“弱德”之“弱”,并不代表软弱无力、怯懦怕事,而是一种逆境中的坚守、热烈中的清醒、躁动中的自持。无论以存心养性、修身齐家、达观处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还是以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奉规守约为代表的现代规则,处处都有“弱德”的影子。
“群德”之“德”,成之于克己奉公、舍己为人,是一种性情中的大爱、浑浊中的清秀、得失中的淡然。“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的报国之心,“挽将天上银河水,散作甘霖润九州”的为民之情,“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的修身之要,体现的都是“群德”。
“弱德”之于道德建设,关键在先善其身。从广场舞扰民、远光灯肇事,到闯红灯、乱插队,生活中的道德困境,很多都是由过多重视自己忽略他人引起的。“弱德”的价值就在于,强调行使权利、主张诉求应有边界意识,不以个人举止打扰别人权利,不因自我存在妨碍他人自由。“弱德”不是无为,而是内向修身有所为,外向克己有所不为,达成的是群己权界的和而不同。
“群德”之于道德建设,关键在相善其群。见摔不扶、临危不救,乱砍滥伐、污染环境,公地悲剧、丛林法则,道德之所以会“摔跤”,“群德”不彰是重要根源。没有人可以是与世无争的孤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推高人际成本,“正义只在五米之内”导致低信任度,“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加剧道德冷漠,人人见义不为结果必是人人权益受损。超越个人、关怀公共,超越私利、守卫群体,“群德”所托举的,是包含自我权益在内的公共利益、共同福祉。相较“弱德”,“群德”侧重向善而为、见义敢为,达成的是公益众利的和合共进。
现代化的物质,离不开现代化的精神的浇灌。中国大踏步走入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公场域”更加普遍,共享经济、网络生活等“新生带”不断延伸,“没有什么事能比获得自由更加美妙”;与此同时,“共在”的凸显,权利的交错,利益的博弈,也让我们愈发意识到,“没有什么事比学会运用自由更加困难”。“弱德”与“群德”,一个突出主动修身一个突出主动为善,一个各美其美一个美美与共,两方面结合起来,一定能奏出最美的文明和声。
【注】
【弱德:弱德之美(英文:The Beauty of Passive Virtue): 叶叶嘉莹先生说:“弱德不是弱者,弱者只趴在那里挨打。弱德就是你承受,你坚持,你还要有你自己的一种操守,你要完成你自己,这种品格才是弱德。” 这种美就是一种弱德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