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面对黑暗的官场,陶渊明舍弃仕途,选择归园田居;面对生命垂危的祖母,李密放弃为官,选择照顾服侍祖母。孟子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人生中,有无数个时刻需要我们学会取舍。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以陶渊明和李密为例展现他们的取舍,面对官场黑暗,陶渊明舍弃仕途,选择归隐,面对忠孝难以两全,李密舍弃为官,选择尽孝;孟子的名言指出,“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学会取舍,明确了“取舍”的必然。从陶渊明、李密的事例和孟子的名言来看,有“舍”才有“得”,陶渊明舍弃官场才有归隐田园的悠然自得,李密舍弃仕途才有尽孝祖母的天伦之乐,所以“舍”是“得”的前提,“舍”才能“得”。
材料中提到“学会取舍”,“学会”是靠实践、训练或反复体验而获得才学;而“取舍”是择用和弃置,采取和放弃。事实上,取舍,是一种精神,取,是一种领悟,而舍,更是一种智慧,学会取舍,是为人处世的至高境界。“学会取舍”意味着考生需要思考为何要学会取舍,如何去正确取舍,取舍的意义是什么。
行文构思上,考生可以由材料中的事例或名言引入,引出论点,如“学会取舍,才能卸掉抱负,轻装上路”;接着从“学会取舍,轻装上路,体现出决绝的果断”“学会取舍,轻装上路,彰显运筹帷幄智慧”“学会取舍,轻装上路,蕴含一种哲学境界”等角度展开论述,要注意“取和舍”“舍和得”的关系,还可以从生活层面上升到处世和做人方面,因为取舍、舍得既是一种生活的哲学,更是一种处世与做人的艺术。最后总结全文,如“取精去糟,轻装上路是一种决绝和智慧,更是一种哲学思想,注重选择,果断放弃,远离‘蝜蝂’般的贪欲,就会卸掉负担,轻装上路,迎接那美好的未来”。
立意:
1.学会取舍,是生活的艺术。
2.取舍得当,才拥有智慧人生。
3.有舍有得,才是生活的真实。
4.勇于取舍才有收获。
5.学会取舍,才能轻装上路。
【范文】
取舍之道,贵在权衡
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面临各种权衡取舍,如何权衡取舍,才能风物长宜放眼量?
赵人用猫灭鼠,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儿子看到鸡都被消灭了,就想赶走猫以及时止损;而父亲则更看重老鼠都被猫消灭了,没有了隐患,确保一家子长久的温饱和安全。佛家说,舍,就是得;不舍,哪有得。的确,如果一味看重鸡,就会失去温饱和安全;相反放下鸡,便得自在。父亲的取舍是明智的,能够从根本上看到什么才是相对自己的最大利益。我认为取舍之道,贵在权衡。
面对自身发展,取舍有道,方可行稳致远。
毛虫舍得挣扎痛苦,才会有蝶变的奇迹;壁虎舍得断尾,才拥有逃生的机会。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为了儿女的成长,都舍得放手远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短暂的离别,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子女也舍得放下安逸,选取更能锻炼自己成长的风雨彩虹路。取舍之间,必有得失,寡情的守财奴才是不幸。我们在面对生存与发展时,要懂得舍小求大,忽略不必要的损失,求得最有利于发展的方案,才能行稳致远。
面对金钱诱惑,取舍有道,方可永葆初心,找准人生方向。
在商场里拾到7000元现金的一对小情侣,兴奋地牵手狂奔到银行,将钱存入自己的卡里。一些地方工作人员,如果对方不肯送些烟酒就故意拖拖拉拉,不及时解决问题。某些不良医生不见红包就刁难病人家属,令病患饱受双重折磨。但是,更多保安、出租车司机、人民公仆、白衣天使、热心民众拾金不昧、救死扶伤、见义勇为。义利之间,如何权衡?谁都懂,但是需要践行。
面对良心拷问,取舍有道,方可活出真我。
有人扶起倒地老人,结果被讹诈医疗费。“扶不扶”“救不救”“让不让”,如何权衡取舍成了人们内心的“梗”。上海市格致中学15岁少年盛晓涵则用实际行动做出了“教科书式”的回应。放学回家途中,他运用心肺复苏知识对一位倒地不起的老人施展救援,为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此义举被人们赞叹有担当,有胆气,更有救人的能力和底气,也让无数成年人折服、感慨“少年无畏”。被救老人在住院26天后,辗转找到自己的恩人。面对采访,盛晓涵说:“如果看见有人倒在路边,如果大家第一反应都是担心被讹,这个社会就输了。如果走过去的人第一反应就是我要去帮他,不管最后有没有起到效果,那么这个社会就赢了。”面对良心拷问,我们如何权衡?只需尽力而为,活出真我。
在诸多取舍间,我们需要权衡利益得失,但不要贪小财失大义,不要害人又害已,更不要贪心兼得鱼和熊掌。让吾辈青年时刻保持清醒,在时代给出取舍的题目上,审慎权衡,交出一份优秀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