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凌晨3点偷东西,凌晨4点救了个落水姑娘,对这一新闻事件你怎么看?

2019-09-15 22:46超越网

10月8日凌晨4点多,南苑派出所接到了一名女子报警,称她的闺蜜失足落入上塘河中。民警赶到现场,看到有三个小伙子已经把女子救上岸并在安慰那个女孩。10月8日早,周先生报案说车里的3000块钱被偷了。民警调了监控发现,8日凌晨3点,三个小伙子骑车路过,发现周先生的车没锁,于是一人进车里翻,两人“放风”,偷了钱。警察经过侦查发现这三名嫌疑人与当天凌晨救人的居然是同一伙人!民警问他们为什么作案当天会下水救人,三人的回答大同小异,“没多想,遇到求助,本能地要救人。”当地见义勇为基金会的工作人员说,三个人救人的好人好事可能涉及到见义勇为,等三个人拘留结束后,基金会将对救落水女孩的事重新调查,如果认定是见义勇为的,会进行表彰。
凌晨3点偷东西,凌晨4点救了个落水姑娘,对这一新闻事件你怎么看?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写出你的思考和认识,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800个字。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本次为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前先研读材料,理解把握材料的内容,确定写作的方向,本次材料为新闻内容,讲的是三个年轻人先一同偷盗,后遇人求救,又一块救人。人性是复杂的,这三个年轻人身上既有善的一面,又有恶的一面。对他们,应客观公正,一分为二,不能一棒子打死。恶要惩,善要扬。立意指导:材料启发人们思考人性善恶、情与法。“情”是指人之常情、生活情理;“法”指法律法规。考生围绕或关联人性善、“情”与“法”,对三个小伙、警察或见义勇为基金会的行为表明态度、说出看法,均为符合题意。角度一:三个小伙面对民警的质疑,问他们为什么作案当天会下水救人,三人的回答大同小异,“没多想,遇到求助,本能地要救人。”的人性多面性的思考认识。 我们希望这三个小伙良心要是始终“在线”该多好。角度二:从警察的角度,民警严格执法,对三个小伙的行为民警的心情也挺复杂,该如何引导他们真正走上正道。角度三:当地见义勇为基金会的工作人员的态度,因为三个人救人的好人好事可能涉及到见义勇为,等三个人拘留结束后,基金会将对救落水女孩的事重新调查,如果认定是见义勇为的,会进行表彰。如何对事情一分为二地看待。针对这则材料,考生可以见仁见智。不论从哪个角度,只要言之成理,论之有据,做到情文并茂,事理交融,就不失为一篇佳作。

人性的善与恶
孟子曾经提出了“性善论”,大意是人之初,性本善,我们应该从自己身上寻找真善美,至于恶人乃是后天原因使然。而西方则有人提出了“人性本恶”的观点,认为人自身本是“恶”的,如果后天不进行正确的引导,便会使人往“恶”的方向发展。
事实上我本也好奇,如果说人性本善,那最早的人类想必也是天真善良的,在这样的环境下怎么可能造就世界上第一个恶人呢?或说人性本恶,我觉得更说不通了,那为何在当今世界正义总是占据了主导地位呢?
于情于理而言,我相信“性本善”一说,看了史铁生老先生的《灵魂的事》我发现,人性由善变恶的原因竟是“欲望”二字。是的,人除了感情、理性、智力水平等高于低等动物外,便是欲望了。欲望绝对是人独有的。人吃饭、睡觉等都是再正常不过的生理需求,但金钱、权力、名誉乃至小到娱乐活动都是欲望的一部分。正当的欲望激发人创造了美好的东西,比如音乐、绘画,都是真善美的体现(虽然亦有糟粕)。求知欲,探索欲和创造欲推动了人类发展和进步。而过分的欲望,自私的欲望使人变得狰狞可憎。史老先生认为,老鼠也是很有智慧的,但它们从来没有想过去仰望天空。
于是我又不得不修正我的观点——人生下来,的确是天真善良的,但在某些不正当的欲望驱使下(或受了某些利欲熏心的人的过分压迫下)便会向恶发展,就像磁针一样,如果不时常调整,就会越转越产生偏差。而在这些受欲望去驱使的恶人的环境里,天生接受这样的熏陶甚至压迫,最后亦产生了仇恨社会的思想。就像一个磁针本身指向正南正北,这时,在旁边放了一块磁铁,它的偏转是由不可抗力的不可逆因素造成了,拨正了也会弹回去。
可悲的不是出淤泥而略染;可悲的是淤泥有了灵性,在你出淤泥之前聚集到你头顶,把你活活闷死在自己的一方空间里。
所幸现在人心向善,而不是一个是非不辨,或是有人故意颠倒黑白的年代。没有封建神学的统治,也没有盲目个人崇拜,正义是主流声音,鼓励真善美,鞭笞假恶丑。
再说说空想的共产主义,的确看上去很完美,但是不能实施,遥不可及,原因在我看来是因为人们不能达到一心向善、没有丝毫丑恶的精神水平,因为那种社会制度很容易助长人的恶行。从根本上说,它不尊重人的个性和每个人不同的正当欲望,而对于少劳多得的自私欲望给了很大的空间。你恶对我不公平啊,怎么办?我比你更恶。
或者你说每个人吃饭吃一样的,劳力又不一样。行,咱搞个工分制,多好啊,多劳多得,按劳分配。完了,这又给了自上而下的一个压迫空间。所以这并不合理。现在的制度,可以说是九分合理,那都是有前车之鉴的。
要问我评判正当欲望和非正当欲望的标准,一个是是否自私,一个是有足够的判断力。战争便是由两国的欲望冲突产生的。多为其中一方为满足不正当欲望而影响到了另一方的正当欲望,无非土地、资源、荣耀。而在战争时期,善恶是混乱的,功过会因战争的结果而由后人以不同的方式评说,抗击侵略者能打,叫骁勇善战;侵略者能打,便是战争分子。其实,只有为和平而战的人,才是真正的“善”。需由历史慢慢评说。
只要无愧于心,无愧于人,即便背了恶名,也终会拨乱反正。浑浊的水中泥沙会沉淀下来,水会重新清澈透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