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我”,我们可以听到不同的言论。有人说,“自我”是每个人身上最真实的东西;有人说,“自我”只是一种幻觉;还有人说,“自我”是一种有待塑造的东西。按照“成为自我”“实现自我”的说法,“自我”好像是极有价值的东西;按照“克服自我”“超越自我”的说法,“自我”又好像很没有价值。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材料解读] 材料是关于“自我”的几种不同说法,准确解读这些说法是立意的前提。所谓“最真实的东西”,是针对荣耀、夸赞而言的,所有不切实际的东西都是身外之物,本来的、真实的自己才是“自我”。所谓“幻觉”,是针对人们对自己的认识而言的,人是复杂的,人们常常被假象蒙蔽,认识到的自我与实际存在的自我有一定的距离。所谓“有待塑造的东西”,是针对人的成长而言的,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自我扬弃、自我完善的过程。所谓“成为自我”,对应“最真实的东西”,要求人们抛弃虚荣,不跟风,不攀比,不为外部环境所左右,做真实的自己。所谓“实现自我”,是针对理想、目标而言的,好高骛远,空头许诺,都不能实现真正的自我,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把理想变成现实,才能有真正的自我。所谓“克服自我”和“超越自我”,都是针对成长而言的,克服自我是超越自我的前提,有克服才能有超越,有超越才能有进步,才能使自己不断强大起来。
[作文立意]
①不图虚荣,做真实的自己;②认识自己,定位自己;③认识自己是智慧的基础;④每一次克制自己,就意味着比以前更强大;⑤脚踏实地才能实现自我;⑥超越自我才能完善自我;等等。
[佳作展台]
留一只眼睛看自己
希腊古城特尔斐的阿波罗神殿上刻着多句名言,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深,以至被认为点燃了希腊文明火花的却只有一句,那就是“人啊,认识你自己”。人类不能双眼只盯着外部世界,而应当留一只眼睛看自己,认真地审视自我,清醒地认识自我。
留一只眼睛看自己,才能永保清醒的头脑。我们对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认知愈来愈深刻,但是我们对人类自身,对作为生命个体的自己却了解甚少。当你为了风度而故作潇洒,为了成熟而故作深沉,为了迎合他人而人云亦云时,你是否暗地里想过,我了解自己吗?一时的喝彩,暂时的掌声,容易使人忘了最初的目标,丧失斗志。留一只眼睛看自己,就是留一点警醒给自己;留一只眼睛看自己,就是留一盏明灯给自己。
留一只眼睛看自己,才能逐步完善自我。西方谚语说:“人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这里说的是人性的复杂。人常常不是败于敌手,而是败于自己,败于自己的轻狂或无知!不知道“我是谁”,自我排斥、自我不满,或者自我骄傲、自我膨胀,注定是会失败的。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人的道德情操和知识经验不是上天赋予的,而是在后天的锻炼中形成的。我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必须留一只眼睛看自己,不断地省察自身,唯有如此,才能摆脱谬误和浅薄,走向完善和强大。
现代社会包罗万象,无奇不有,可悲的是,许多人一生中拥有很多东西,却唯独没有自己,不知道自己是谁,不了解自己的性格,不知道自己的位置,不明白自己的责任,不明确自己应该追求什么,不懂得人生的路该怎么走……于是乎,犹豫,彷徨,苦闷,消极颓废,醉生梦死,宛若行尸走肉。
也许看到别人的问题总比看到自己的问题容易些,也许责怪别人总比检讨自己来得轻巧些。如今“愤青”日益增多,愤世嫉俗似成时尚,殊不知只拿愤世嫉俗来代替日参省乎己,对自己的成长是一种莫大的伤害。
留一只眼睛看自己,认真地审视自我,清醒地认识自我,弄清我是谁,才能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才能真正有效地追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才能有阳光明媚的生活。
[点评] 文章从阿波罗神殿上的名言说起,引出“审视自我、认识自我”的中心论点;接着以“留一只眼睛看自己,才能永保清醒的头脑”和“留一只眼睛看自己,才能逐步完善自我”为分论点,从正面阐述中心论点;然后联系社会现实,从反面说明“审视自我、认识自我”的重要性;最后归结全文,再次点明中心。文章以“留一只眼睛看自己”为标题,形象地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并以此为相关段落首句,全文脉络清晰,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