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抗日战争时期,青年流行“到延安去”“到抗日的前线去”“到敌人的后方去”

2020-02-14 11:54超越网

①抗日战争时期,青年流行“到延安去”“到抗日的前线去”“到敌人的后方去”。
②20世纪五十年代,青年流行“到边疆去”。
③20世纪六七十年代,青年流行“到农村去”“到军营去”。
④20世纪八十年代,青年流行“到大学去”“到夜校去”。
⑤20世纪九十年代,青年流行“到特区去”“到国外去”。
⑥到了21世纪初,青年流行“到北上广去”。
……
每个时代的热血青年都有自己的追求和向往。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能出现个人相关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析
一、材料解读
材料①,国家民族危亡时刻,青年人拿起武器,保卫祖国。
材料②中,新中国刚成立,青年人到最艰苦、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设祖国。
材料③中,青年人响应党和毛主席的号召,到农村的“广阔天地”中,大有作为,到军营的大熔炉中,磨练、锻造自我。
材料④中,改革开放初期,青年人渴求知识,希望提升自我。
材料⑤中,青年人投身改革开放的大潮,在经济特区创业、发展,到国外去开阔眼界、学习经验。
材料⑥中,跨入新世纪,青年人希望到发达的一线城市奋斗拼搏,寻找机会,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
材料的核心是:每个时代的青年都有自己的追求和向往,每个时代青年流行的追求都带有所处时代的特点,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
注意题目中的“热血”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指为正义事业而献身的热情,例如:满腔热血,热血男儿,热血沸腾。对材料宜持肯定态度。

审题立意
1.本次作文围绕“每个时代的青年都有自己的追求和向往”,来谈“保卫祖国”“建设祖国”“提升自我”“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个人价值的实现和时代需求、国家命运前途相统一”等皆可。
2.“青年的追求顺应时代要求,能将个人追求同民族、国家命运结合在一起,这样的追求是最有价值的”,这一立意应该是最佳的。
3.在论述过程中要抓住“时代”和“青年的追求和向往”这两个关键词语来谈。
4.可以综合整个材料来谈,也可以以其中一个或几个时代的现象为主来谈。
5.对材料中给出的“青年流行‘到国外去’‘到北上广去’”等,可以持肯定态度,也可以做辩证分析。关键看学生讲的道理是否令人信服,是否符合主流价值观。
①如果从“个人价值的实现和国家命运前途的统一”来谈,是切合题意的。
②如果从“这样的追求是一种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等角度去谈,符合主流价值观,也切合题意,这跟赚钱就是为了买房子等价值观还是不同的。
③如果比较自我,过多关注个人利益,建议不超过42分;如果价值观错误则可判不及格。
6.本次作文审题难度不大,建议重点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行文思路、文章内容等。
7.试题要求“明确文体”,考生有选择文体的自由,可写论述类、叙述类、说明类、抒情类的文体,但一旦选定了文体后必须按文体规范或特点写作,至少应当侧重于某种文体,而不能写成四不像的文章。


拟题示例
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去
让青春与时代同频
接力时代,吾辈正青春
传递青春圣火,高扬时代风帆
心怀理想,肩负荣光
青春之花绽放于祖国需要之地
让青春跟上时代的步伐
青年,时代的舞者
青春之我,青春之国
听从时代的召唤
奏响时代进行曲
将青春相册,嵌入时代画卷
国之所需,吾辈所向
愿做时代的螺丝钉
中华儿女,热血难凉
择一去处,圆家国梦
关山初度路犹长
走好我们的长征路
青年,快马加鞭未下鞍
代代追梦无穷已
怀赤子心,追梦!
我们应到哪里去?
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接力时代,吾辈正青春
李大钊曾说:“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引用“热情投入并参与领导了五四运动”的李大钊同志对青年的勉励之言开篇,紧扣“青年”,格局开、文采好)假如把历史比作一条蜿蜒的山路,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在这条路上错错落落地奔跑、行走。(比喻句,“青年”在“历史”这一“蜿蜒的山路”中“错错落落地奔跑、行走”,动静结合,有时空感,生动形象)当接力棒传到每一代人手里,时代会给出全新的考题。(点题,紧扣“接力”“时代”)而如今接力棒已到我们21世纪的青年手上,我们也理应做好准备。(落脚在“21世纪的青年手上”)
从一百年前五四青年的振臂一呼,八十年前浴血奋战的英雄儿女,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九十年代下海创业的追梦人,再到即将步入成年的“00后”,无论什么时代,青年总怀着最纯真、最朴素的希冀,都渴望在时代的大潮头中流击水。(引材料,归纳不百年来不同时代青年的共性“渴望在时代的大潮头中流击水”;“中流击水”来自毛主席《沁园春·长沙》“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把教材中的诗词灵活调用是一个好办法)我们深知时代重任在肩,每个个体都展现着无与伦比的坚毅、从容与果敢。(进一步拓展材料的深度,扣住“时代重任在肩”、青年的优秀品质“坚毅、从容与果敢”)
我们要接力的时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李克强总理这样说:“国难不可低估,信心不容动摇。”(议时代;设问,调动老师阅读兴趣;用李总理的论断来回答,现实感强,令人信服;原始表述是:“成绩来之不易,困难不可低估,信心不能动摇。”此处,将“困难”变为“国难”,是笔误还是有意改之?若有意改之,值得商榷,个人建议用原始表述)的确,国际形势波谲云诡;国内,改革进入深水区,各处公平效益亟待落实,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高铁“霸座女”、随意吐痰的男子一直刺痛着我们的内心。(举“霸座女”“吐痰男”之例似与全文风格不太搭调,不是时评类文章,可改为其他内容,如:国内改革进入深水区,社会公平效益亟待落实,民生福祉有待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急待加强,脱贫攻坚仍需再接再厉)时代的命题困难,时代的任务艰巨,我们责任之重,不可停歇。(总结句,强调“时代任务艰巨”,青年“责任之重”,“不可停歇”)
好在,我们青年一辈也一直令世人欣喜。(过渡句,观点句)北大女生宁玺远赴亚丁湾护航,怀揣着“万里赴戎机”的壮志;“你退后,让我来”,27岁的杜富国为人民扫除雷患;“逐梦海天的强军先锋”张超,年仅29岁,被誉为“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平均年龄不足35岁的长征七号科研团队,梦想着探寻宇宙深处的灿烂星空……不计其数的青年,向时代证明,奋斗、拼搏这样的字眼永远出现在青年词典的第一页。(联现实,正面列举不同类型的有为青年事例,证明新时代青年大有可为)
我们这一辈青年,面对物质和功利心态膨胀,浮躁风气的侵袭,面对生活的不易与焦虑,偶尔会有些颓废,偶尔会有些“丧”,有点“佛系”,但这些永远都只是支流的戏谑与嘲讽,不会汇入主流,永远不可能成为主旋律。(联现实,概括部分青年有时略显消极、颓废、“佛系”,不回避问题;这位考生这种冷静看待现实的眼光和勇气值得点赞)只有每一个朝气蓬勃的生命浪花,汇成时代的大潮,我们才可以一起流向实现你我之梦的大海。(提出解决消极思想与行为的方法,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走向,有大格局)
吾辈青年,要如梁启超先生笔下的乳虎与春草(“乳虎”出自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关于“春草”,查了资料,梁先生并无特别的关于“春草”的文字,此处借用不太准确,可将“春草”改为“鹰隼”)永远怀揣着一颗好奇的心,行囊里带着谦虚、好学和坚忍不拔,期待着在时代巨幕下大展宏图,有所作为。(此句可改为“胸怀中永揣责任与担当,行囊里永驻好学和坚韧,在追梦的时代巨幕下大展宏图,积极作为”;改后句式更整齐,文本更有冲击力)
朋友,请坚信:不舍昼夜的岁月,总会为风雨兼程的人,敞开一道希望之门。我们,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万水千山只等闲,快马加鞭未下鞍。(此段为结语,对青年提出希望)(诗句由毛主席《十六字令·三首》其一“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及《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化用而来,体现了考生对伟人、名人诗文的良好积累与灵活运用)
接力时代,吾辈正青春!(扣题,收束有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