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以下材料写作
善良是一种美德,善良的好处说不尽道不完。但现实生活中,因善而致祸,善不得善报或因善而变恶的现象还是不少。
看了上面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回忆?请选一个角度写一篇约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句含蕴丰富,可以引发读者悠远想象的话。要想写好这篇由富有哲思的话引发出来的作文,要深层次地挖掘话语的含义。善良是心地纯洁、纯真温厚、没有恶意、和善、心地好。亦指和善而不怀恶意的人。人人向上提升为善,先天具有的判断是非与善恶的能力为良。合起来,善良:人人具备的、向上提升的本质本性。人在自我向上提升、自我完善的过程当中,必定利于他人、利于众生而被众口所赞颂。此同时,其若自愿舍去其品积累所得(功、名、利、禄等)的回报、反馈社会,即积累成德。此品德,是人遵循自己本心本性中善的方向与良的能力,而得的综合体现。“但现实生活中,因善而致祸,善不得善报或因善而变恶的现象还是不少”,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善良同忠厚一样,不知不觉地变成了无用的别名。为何有时爱心变成了奢望,善良也只能可望而不可及呢?善良的人是不糊涂的,他们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他们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善良才能把精力集中在建设性的有意义的事业上,善良才能摆脱没完没了的恶斗与自我消耗,善良才能天下太平。善良的人是单纯的。他们拥有一颗广博的心。善良的人是低调的。他们不会炫耀,不会卖弄,不随意抬高自己的人生的价值,不会不遗余力地“推销”自己,他们会正确地估量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实际生活中,自觉自愿地做行善积德之事,为人之道,要正视因果法则,要能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所作所为。做一个真正“善良”的人,从自我做起,不断影响身边的人。也要持有一颗善于辨析的心。只要有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能够自圆其说即可。立意角度要跳出材料,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之感。注意题干的要求,具体写作时,还应避免抽象的描写,大而无边的空泛议论。
善 良
人世间最宝贵的是什么?法国作家雨果说得好:是善良。《三字经》里说: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的本性就是一个“善”字。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这么说来,善良与人的关系也就十分密切。
你也许会问,如果人世间缺少善良这种品质,那么世界将会怎样?这个问题在实际生活当中是显而易见的。善良的人懂得爱护人的生命,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相反,有些人则往往因为别人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或者得罪了自己就对其恨之入骨,想尽一切办法置其于死地,把自己的愉快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样的人心胸狭窄,用心狠毒,怎么能算得上是一个善良的人呢?如果世界上的人都是心胸狭窄,十恶不赦之徒,那么整个世界将会变得乌烟瘴气,到那时,就会天下大乱。
人性中有善也有恶。恶的那一部分,往往被压在我们自己也都无法察觉到的地方,并且以我们同样无法察觉的方式来影响着我们的心情和行为。善良的人往往会因为结交了坏朋友或者是出现一些错误的举动而掉进万丈深渊,自己的本性也将会随之而改变。
善良不是一种愿望,而是一种能力。一种洞察人性中恶的能力,一种把他人的痛苦完整地理解为痛苦的能力,一种有着宽大胸襟和关爱的意识。而做人最重要的,也许就是学习善良,学习这种能力和意识。善良是一种纯朴的人生观,也是一种深沉的智慧。善良的人总是懂得去欣赏别人。假若善良与善良相遇,往往一个会心的微笑,就能律动彼此的心跳。
人的本性本来就是善良的,而善良产生善行,同善良的人接触,往往会使智慧得到开启,情操变得高尚,灵魂变得纯洁,胸怀也变得开阔。眼睛是灵魂的窗口,面孔是心灵的图画,一颗善良的心,比得过任何服饰、金银珠宝、妆扮,它所带来的美丽,不仅是发自内心,更溢于言表,并且持久高贵。俗话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但是不管怎么说,善良不是一件坏事。有时候你可以否定一个人善良的举动,但你却无法否定一个人善良的天性。
当然,并不是对待每个人都要善良,如果有恶人要加害于善良的人,善良的人也不必对这样的人客气,要与恶人力拼到底,对待恶人要以暴制暴,绝对不能手软。善良的人也需要有正义的心,不能冤枉了一个好人,也绝不放过一个坏人。
播种善良,才能收获希望。一个人可以没有让旁人惊羡的姿态,也可以忍受“缺金少银”的日子,但离开了善良,却足以让人生变得搁浅和褪色――因为善良是生命的黄金。多一些善良,多一些谦让,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理解,愿人们在生活中感受到美好和幸福,愿善良的鲜花开满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