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近日,山东省发行了以孔子为主题的福利彩票。该彩票选用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中八句名言

2019-07-09 22:50超越网

日,山东省发行了以孔子为主题的福利彩票。该彩票选用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中八句名言作为奖符,对应彩票的八个奖级,是中国第一款以孔子和儒家文化为主题的即开型彩票。有人说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现实突围的一种好方式,也有人认为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亵渎。
对此,你有何看法?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写作的能力。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本作文题目由两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要求。针对“山东省发行了以孔子为主题的即开型福利彩票”,表面上看在弘扬传统文化,然而谁又能否认我们在购买彩票甚至是同意彩票上市的时候其实是在消费经典呢?文化和金钱本不对立,然而讽刺的是我们的文化需要用博彩去推广,我们的博彩又需要用《论语》去推动。博彩是一种纯粹的经济活动,多数购买彩票的民众关注的是奖金的数额,而并不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开奖。引申性的材料作文不要轻易以材料本身就事论事,要想作文深刻新颖,就要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就要从材料类比中引申开去,把写作视角转向人与社会关系,多关注社会中的人、人际关系、社会发展规则、社会热点问题、社会主流价值、时代精神风貌等内容,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更有见地,才会令阅卷老师眼前一亮,也才会得到好分数。参考立意:(
1)以孔子为主题的福利彩票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主题彩票,其深厚的文化内蕴将成为中国即开彩票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彩票将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中的名言警句用作奖符,玩法具开创性,寓意深刻。如文化的生存;文化渗透可以从点滴做起;文化与商业结合;中华文化的现实突围等。(2)这种行为,充分暴露了一些地方政府缺乏大视野、责任感,急功近利,只顾追求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忘记自身该具有的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也忘记了自身该承担的道德规范与社会责任。如请让文化回归清高;将文化纯粹化;莫以文化为工具等。如先确定标题“文化的生存”。可以结合材料内容分析引出论点“文化生存需要多种方式”。然后,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论述,如借用孔子的文化影响力,造势、宣传,来扩大彩票的销路,可以理解为一种文化的传播;山东人们换用了一种方式传播传统文化,强调传播方式的创新、变通;文化生存需要载体,在特定的社会中,需要寻找适合的存在形态等。最后,可以写出自己的看法或期待等,如彩票途径是一种新的尝试,让儒家文化与民众如此近距离接触,拓宽它的空间影响,凸显社会价值。

文化清泉该流向何方
近日,山东省发行了第一款以孔子和儒家文化为主题的福利彩票,选用了《论语》中的句子对应彩票的奖级。此事无疑是再一次将文化经典与平民化、庸俗化扯上了关系,并因此站在了争议的风口浪尖。然而,我却认为这是文化清泉正在向下滋润民众的良好体现。
首先,我认为这是一种文化向下渗入,经典接近大众的行为。中华经典代表的是中国先贤们的智慧,其中不乏高深难懂、常人不可领悟的内在精髓。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阻止经典向广大民众,尤其是没有受过太多教育的人的传播。而彩票,这一接触大众的媒介则完全可以担此重任。文化正是应该在这一点一滴中渗入人们的生活。也许这又会引来众多专家学者们的热议甚至是非议、斥责。但是又会有多少根本不了解《论语》的人至少记住这几个句子呢﹖难道只有因为将论语印在了彩票上而不是竹筒上就是对经典的不尊重﹖难道用一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来代替单调的“一等奖”三个字眼就是对圣人的亵渎﹖
其次,这是一次对经典普及的肯定。中国也许是因为经历了太多的战乱与伤痛、压迫与苦难,于是经典文化成了我们为数不少的可以令我们重新拾信心的精神力量,和引以自豪的物质宝藏。于是有人就将经典拾到了不可企及的地位,禁止经典通俗化,于是有了十博士对阵于丹的无硝烟之战。然而经典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理解的,它也需要通俗化、轻松化的解读。正像正是于丹掀起了一场论语学习热,百家讲堂开始了“红学热”,大众只有接触了像彩票这种日常用品,才能开始发现经典、喜爱经典,从而真正地解读经典,经典也只能凭借大众传播用品才会拉近与大众的关系。民众也许做不到学者般的对于经典的研究,但是他们需要一种自然的凭借去与经典保持着一定的联系,国民素质便会在这种偶尔的精神会合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
也许还会有人指责这种行为是将文化清泉引入了商业的排污场。但是在商品经济发达的今天,已经几乎找不到不与经济联系的物质,对此我不禁要问,为什么花钱买书就可以,然而买了的彩票上附带了一句《论语》中的句子就不行﹖为什么专家学者在创作之余去电视上讲一次课而收取应得的酬劳就是对文化的利益化和庸俗化?人们应该放下对待文化的那根紧绷的神经,平和地思考一下文化与金钱的关系,只要这种关系不违反道德与法律。
文化的清泉就像天山上的一池泉水,它应有一部分高高在上、圣洁无比,但是也只有当汩汩清流源源流入民众之中,才能不断地滋养着人们的精神,使广袤的中华大地不至于干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