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内”与“外”是一对表示方位的词。它们的本义非常简单,而一旦有了参照点

2022-02-08 16:10超越网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内”与“外”是一对表示方位的词。它们的本义非常简单,而一旦有了参照点或参照系(如圈内圈外、内行外行等),或是与其它的词组成新词(如内因外因、内求外求等),内涵就非常丰富。内与外的关系处理不但重要,而且复杂,还要讲究艺术。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立意分析】
作文题目由材料、提示语和要求三部分组成。
材料的核心词是“内与外”。首先从“内”与“外”的本义谈起,“是一对表示方位的词”;然后指出其内涵的丰富性,有了参照点(系)之后的词义变化,及组成新词后的内涵拓展,并给出例词,提示思路;最后一句话指出内与外的关系处理,重要、复杂且讲究艺术。综合来看,这段材料的关键句在于最后一句,“内与外的关系处理不但重要,而且复杂,还要讲究艺术”,前两句都是为末句做铺垫的。也就是说,材料的中心是谈内与外的关系处理问题。单一地谈“内”或者“外”,是片面理解材料内容,不符合材料的本意;简单空泛地谈“内和外的关系”,是浮于材料表面,也有游离材料打擦边球的嫌疑。
提示语体现这是一次传统材料作文,提示学生从“联想和感悟”出发,写一篇文章。学生如果选择以书信或发言稿的方式呈现,也可以。
要求体现的是传统要求。要注意的是,结合材料意思,“选准角度”可以从第二句中提示的词语(角度)切入,当然也可以有新的词语(角度),但必须体现内与外的关系,而不能只写其一。“明确文体”,要注意文体鲜明,不能写模棱两可的四不像文体。

【学生优秀作文】
以由外到内之心态,行由内向外之人生
内与外是包含对立统一的矛盾体,而两者之间真正的分界,在于我们自己对那个临界点的定义。鸡蛋由外向内打碎是食物,而由内向外打碎是生命,那么这个界线就是个体对生命把握的主动权。阿尔贝·加缪的《局外人》中的界线,是个体对社会身份的选择。我认为,面对内外关系问题的处理,须在不同条件下分情况对待,要以由外向内之心态,行由内向外之人生。
由外向内的心态是指开放不闭塞、积极不冷漠的社会身份意识。当今社会的“局外人”不在少数,披以“佛系青年”的外衣,行享乐放纵、对社会进步毫无裨益之举。这种“局外人”心态本质上是对自身社会责任意识的缺失。而由外向内的心态实际上是对青年人的勉励,在应该奋斗的大好年华积极融入社会,转换“局外人”身份,从“外”进“内”,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青年运动员全红婵为国摘金,青年航天员王亚平为国出征太空,青年医务工作者为国坚守抗疫一线,这些站在社会“内”的青年们,用自己积极奉献的行动和态度向我们展示着“由外向内”之心态于青年人的重要。“由外向内”的心态本身就是中华民族关心社会、勇于奉献的薪火相传的精神火炬。
由内向外的人生是指不断超越自我、敢于突破极限的生存状态。犹如主动破除内外隔阂的新生命般,冲破舒适圈的蛋壳,直面危险与挑战的“外”,将“内”拓展到更广大的天地中去。这要求我们不要满意现有水平,要勇于挑战,大胆开拓。像无数走在时代前列的仁人志士,都是保持着“由内向外”、锐意进取的精神才得以不断拓荒的。氢弹之父于敏在国内氢弹研究空白的条件下放弃国外的数据,凭借自己踏实的理论研究,大胆拓荒,创制“于敏构造型”,为中国氢弹研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个人的人生道路上,我们要有“由内向外”的超越精神,敢于做拓荒者。在迎接风云变化的世界形势中,我们同样要保持“由内向外”的超越精神,加强自己的创新能力,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勇于做时代的拓荒者,才能以更好的姿态面对未知的明天。
在全球新冠疫情疯狂蔓延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深刻认识到:保持由外向内的心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服务人民是我们每个青年人应有之责。保持由外向内的心态,积极参与国际治理和规则制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国家与世界更繁荣发展的良方。
我们秉持由外向内之心态,走出由内向外之人生,便是以实际行动促进国家的自我超越,助力其繁荣发展,欣欣向荣。


内外兼修,成修于己
作为一对方位名词,一旦有了参照点,“内”“外”便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且何可作参照点,何以诠其内涵?因答:不妨以自我为参照,“外”即礼仪之成,“内”即德守之修,两者相辅相成。唯有内外兼修,方可妥善处理两者之关系,以达成修于己。
外修礼,成于仪。孔颖达有言:“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示礼是中国人骨子里的温儒良善。2021年东京残奥会上,卢冬一举夺冠,尽显风采,而当颁奖时,她看亚、季军行动不便,主动下蹲与她们合照,这一蹲,给世界递交了中华礼仪之邦的名片。
内修德,成于守。“德”是品行之德,亦是坚守之德。“唯德助我前行。”美德体现在王继才夫妇三十年如一日守孤岛、护万家的家国之心中,体现在钟扬跋涉十余年收集4000多万颗种子的坚守之心中。
内外兼修,就要求我们品行兼正,勇担青年之责。如今,时代的幕布下总是斟满意味不明的絮语,有的人自诩拥有好成绩而傲慢无礼于人,自恃其盛;有的人为换取好名声而共享他人的论文,最终落得身败名裂……这些事例都是内外不衡的表现,令人叹惋,引人深思。吾辈青年,既要守正于心,又要外修于形。试看取中华神舟,从中华陆沉、满目疮痍而去,到民族复兴,国家崛起而来,中华不惧条件艰苦,内修于心,行坚守之德,压迫不再,第二大经济体由我们创造。如今我们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而与此同时,中国没有恃强凌弱,固步自封,骄傲于中非间“和谐号”的通航,丝路驼铃依然悠然回响;欣慰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我们共同活动在“地球村”。内外兼修,中华尚且如此,既不自满于自身成就,又不曲意讨好,华而不实,吾辈青年更当传承中华之精神,既修德守于心,又成礼仪于外。
内外兼修,并不意味着一味共享,一味贪心。儒家文化熏陶的是行中庸之道,凡事要有度。面对美国的经济打击与封锁,我们中国有底气说“不”,面对自身发展的不如意,我们且莫空悲伤,作无谓的自责与自哀,更应找问题,找方法。
日出东方,其道大光。在“内”与“外”的辩证关系中,我们应找准内涵,以自身为参照点,既不内外失衡,又不修之过度。羡于年少正得路,有如扶桑初日升。惟有内外兼修,吾辈青年方能成修于己,群英堂堂,且看来日,舒天朝晖,磅礴东方!


【教师作文】
于繁华外,守内心一隅之安
李凤
一颗心,心外是纷扰尘世,尘中熙熙为利来,世间攘攘为利往;一颗心,心内是安宁净土,如清莲,于小池而独绽,如幽兰,于深谷而自芳。心内心外,不同的世界却又紧密相连,心内心外,俯仰之间我们该如何取舍?毛姆的笔下斯特里克兰德做出了选择——满地都是六便士,他选择了抬眼看月亮。六便士固然很重要,月亮又何尝不美好?守住月亮,于繁华外,守住内心的一隅安宁。
诗人海子曾说:“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天天寒地冻,路遥马亡。”他内心的梦想很简单,做一个幸福的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样的人岂止海子?西子湖畔人间天堂,而外卖小哥雷海为却依旧能在繁华处静心苦读,当披荆斩棘一朝夺冠,面对鲜花与掌声,面对百万高薪,他却婉言拒绝,选择做一名教师。不管心外何等繁华,他的心内依然平静如西湖之波。或许多年古诗词的浸润早已让他内心澄澈,让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心外是诱惑,心内如石磐,只因选择了无愧于心,一往无前。或许心外早已风动幡动万物躁动,而我心之内犹自岿然不动。在殿堂和田垄之间,秦玥飞选择了后者,也选择了心内之安,从此他脚踏泥泞,俯首躬行,在荆棘和贫穷中拓荒。守住耕耘的大地,守住内心的安宁,他也必定会收获心灵的春天。有人感叹和耶鲁大学的学历相比,他在物质上是如此匮乏,可是他内心的充盈又有几人能敌?心内心外,何去何从,他用行动告诉了我们答案。
当然,选择心外的繁华并非是错,因为谁都希望生活美好,但是选择内心的安宁却彰显更高尚的人生价值。守住内心的一隅之地,不是委曲求全,不是做样给人看,而是来自心底最深处的热爱与执着。樊锦诗,从北大考古系毕业便扎根大漠,茫茫风沙,吹不皱她内心的安宁,心外繁华,亦不能改变她最初的想法。从风华正茂到白发如霜,与她相伴的始终是青灯古画,可经过她修复、穿越千年却焕发生机的壁画是她内心深处开出的最美丽的繁花。
樊锦诗放弃心外繁华,选择了心内净土,守住了前辈的火炬,更开辟了明天的路。湖南留守女孩钟芳蓉因为对她的仰慕而选择了北大考古系,同样的内心选择,成就了一段精神传承的佳话。有时候,心内不大却比心外的视野更广阔,心内虽柔却比心外的力量更强大。
自古以来,有人富可敌国却淹没于史,有人出卖内心求得外在荣华被唾,但更有人两袖清风出门去固守净土心自明,所以才有那么多的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正因如此,才有我们民族的生生不息,繁衍昌盛。
心外心内,不同的选择,会有不同的幸福。但我们更愿在繁华之外,在内心深处那柔柔的地方,守住那一弯明月,守住那一隅安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