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读书是指获取他人已预备好的符号、文字并加以辨认、理解、分析的过程,有时还伴隨着朗读

2019-03-07 22:06超越网

读书是指获取他人已预备好的符号、文字并加以辨认、理解、分析的过程,有时还伴隨着朗读、鉴赏、记忆等行为。一本书,深入阅读,才能得其精髄;一篇文章,沉浸其中,方能领会思想。因此,书要好好读,路要自己走。
然而,现在出现了一种现象,请人来阅读某本书或者某篇文章,把读后的收获做成10—30分钟的录音或者视频。请人代替自己“读书”,就可以不用花费自己过多的时间,这种“读书”方式也获得了一部分人的认可。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或者想法?请结合材料内容和自己的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材料的内容是相关的读书的方式,材料中列出两种现象,一是“一本书,深入阅读,才能得其精髄;一篇文章,沉浸其中,方能领会思想”,一是“人代替自己‘读书’”,要求针对此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立意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可以肯定其中的一种,也可以辩证的分析。行文时注意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论证,强调自己阅读注意从材料中的提示“读书是指获取他人已预备好的符号、文字并加以辨认、理解、分析的过程,有时还伴隨着朗读、鉴赏、记忆等行为”“一本书,深入阅读,才能得其精髄;一篇文章,沉浸其中,方能领会思想”从读书的实质和要求的角度进行论证。强调代替读书可从“节省时间”“方式新颖”的角度论述。

耳中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书要躬读
夤夜灯盏,翰墨书卷,精骛千载,思接圣贤。每每提到“读书”二字,脑海中都会浮现这样的画面。这画面中,有千古留香的书籍,有凝眸静观的读者,却没有滔滔不绝的录音或光影闪烁的视频。是以,这种请人读书的现象才让我尤为惊异—shedejie—这喧腾时代中的浮躁风气,竟也沾染到最该踏实深入的读书行为了吗?在此,请允许我谈一谈:耳中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书要躬读。
亲自深入阅读,才能体味精髓,领会思想。一部恢弘洋洒的巨著,一篇妙理无穷的文章,我们都需要亲自阅读、深入阅读甚至反复阅读,才能洞悉其中高拔的精髓和超迈的思想,才能升华自我,获得成长。明张溥,少时读书,每文必抄录七遍方止,终成“七录斋”的士林美谈;清玄烨,教育子孙读书,规定名篇必须背诵120遍方可,终传百余子孙无一人纨绔的教育佳话;今丰子恺,读书时如遇佳篇,必读22遍方休,终筑翻译巨匠的深厚功底。书中乾坤,非躬读不能领悟。
只听他人解读,则易浮光掠影,难求甚解。一本好书,往往蕴含丰富,只凭不足30分钟的解读,势必无法将精华全部呈现。甚者,若解读者本身理解有误,这二手的知识则更是有害无益。我们若心态浮躁一味求快,只靠他人的录音、视频来了解书籍,则难免走马观花、印象不深,甚至偏听一词,堕入旁门。试想,若少陵只是“读书‘听’万卷”,又如何能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若东坡只是“旧书不厌百回‘听’”,又如何能明白“熟读深思子自知”的道理?书山有路,他人的解读或许是捷径,但终究难到终点。
当然,不能只听他人解读,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对他人解读一味拒绝。当我们已有自己的理解时,他人的不同看法或许会帮我们打开思路;当我们确有难解之惑时,他人的独特剖析或许会帮我们点亮灵光。我想,对待这类录音、视频的最好方式,是在自己阅读的基础之上去批判借鉴。拿来主义,正在于此。
当夤夜灯盏被灼眼的视频之光取代,当翰墨书卷被蚀耳的录音之声掩盖,当本应平静的灵魂被躁动的时代诱拐,能够踏实读书的人似乎真如《诗经》中“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一语所说的那样越来越少。但越是如此,我越要疾呼:耳中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书要躬读。愿我们都能重拾书本,深入阅读,拒走捷径,踏实成长。毕竟,书,要好好读,路,要自己走。


替读不及亲涉猎,自酌“三到”方读书
高二(1)班 雷岳龙  得分:59
当冲断韦编的不是青灯下孔丘的百遍翻阅,而是互联网冷漠的数字流;当“眼到”处非糙砺纸张而是荧屏,“口到”处非诚挚的诵读而是朋友间的“文化夸耀”,“心到”处非与作者字句之间的沟通而是急功近利的浮光掠影,谁不感叹;朱熹溃散的大成无人集起,快餐文化的铁骑践过书籍这一最后的高地。
若说火遍畅销榜的听书类应用不过是将评书、评史等口语话的信息充实人们的忙里偷闲,尚说得上无可厚非,则最近兴起的请人替读文章书籍再咀嚼残余饭菜般的“感悟”的行为,实在令人啼笑皆非。“即时文化”的底线本是不压榨文化本身的精华,替读者与接受者三观各异,愿意透过他人不合于己的镜片扫描一摊支离破碎的经典者,只能是但求将利益化的东西从精神的瑰宝中挖出,甘心桎梏于物质的浮躁的心态使然。更有甚者,自以为可以如此博古通今、提升休养,既亵渎了经典,又不过捧来竹篮打水的泡沫——知识做不成压缩饼干,书得好好读,路要自己走。
要是没有静得下心来钻图书馆的笃定,就没有“活字典”钱锺书“照相机式的记忆”,何谈蒙尘的中国琉璃怎样从历史长河中免于搁浅的命运,精巧的榫卯结构怎样迎来新世纪的重生,隐身于大到现代建筑小到手机的方方面面;要是没有毛泽东不因军中事不破万卷的豪情,那本随军携带的《孙子兵法》何以沐浴新中国的曙光,何处有山舞银蛇,何处有原驰蜡象?
通读一书,逢人便说,此乃得书中意而忘形;手不触卷,替读了之,此乃不致于学而无成功之术。替读心态若生根抽节,错失的不仅是繁盛的文化花园,更是心中本应守一份嗅蔷薇之清净恒久的猛虎。若再等错失了阅读心态的一份钻研,错失了酌字品句的一份情调,错失了深究到底的一份毅力,试问为人处世,何事能成,何功能就?
凿一条有源头活水的清渠,别再炒热替读者的残羹冷炙倒入淤塞污臭的水潭。把那零碎的浮躁而浑噩的时间,完整地献给一本完整的书——眼到于此,心到于此,口到于此。再起身,再去奔波打拼,角逐操劳,已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手捧卷书嗅墨香
高二(11)班 曾雨晴 得分:54+4=58
书,是一个神奇又美妙的字眼;而读书,则是人们主动获取新奇感和愉悦感的一种方式。但近日来,“代读书”一词却悄然走红,这种请人代替读书以节省时间的读书方式因具有独特的便利性而受到部分人的认可与推崇,却不禁令人心生疑惑,这样的读书“捷径”是否可行?
所谓读书,是指从他人已预备好的符号、文字中获取信息,并伴有一定思想活动的过程。这也就意味着读书不仅仅只局限于品读浮于表面的字句,更重要的还包括读者对作品的深度挖掘和个性化的理解。在书本的林海中,读者可以挖掘到蕴藏于其深处的丰富的精神宝藏,可以循着作者的脚步探索时代的洞穴,可以享受沿途的行走带来的充实与愉悦。不仅如此,读书还可以丰富人的情感、充实人的精神、激发人的性灵,也可以帮助人理解现实生活的复杂矛盾,读懂生活的真谛。林语堂说:“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诚如是也。
而“代读书”这一读书方式,无疑是省略了思考这一过程的。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发展迅速的当代社会中生活已久的人们,俨然是习惯了生活快节奏、做事高效率的生活方式。而自己读书这一耗时长、见效慢的读书方式对于当代人来说,似乎有些过于奢侈和浪费了。这样看来,“代读书”这一读书方式似乎是时代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那么,“代读书”的本质是什么呢?读者为了节省时间而删去了思考这一读书中最重要的环节,却去拾人牙慧,追求经过他人思想咀嚼过的残渣,岂非有些本末倒置?当你“代”读完张爱玲一部书,或许你会感叹她充满苍凉的沧桑感又颇有见地的警语,却没有机会结识到那个苍白、瘦削、忧郁、敏感的张爱玲;或许你会不屑其笔下植根于腐朽根基的都市社会浓重的铜臭气息,但却没有机会体味那衰落中的文化、乱世中的文明。那样的大雅大俗,那样独到的见解,那样沧桑的笔致,都余味悠长陈香绕梁,而这些,都是“代读书”无法窥见的。那些“代读书”的追求者,显然已忘却了读书的初衷,或为吹耀,或因懒惰,浮躁之气与功利之心充斥了身心,使他们在读书的路上与其初衷相背离。如此读书,又如何能沉浸其中,如何得其精髓?又能如何遇见更好的自己,更好的世界呢?读书,就理应读原汁原味的书,任自己的灵魂徜徉于文学之海,细致地感受书中的世界。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读书,亦是一个静心潜默日积月累的过程。忙碌的人,你大可歇息罢,捧上一本墨香四溢的书,去感受这喧嚣中的一抹清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