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作家说:“独乐,是一个人独处时也能欢喜,有心灵与生命的充实;独醒,是不为众乐所迷惑,众人都认为应该过的生活方式,往往不一定适合我们。”
巴尔扎克说:“在各种孤独中间,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独。单独一个人可能灭亡的地方,两个人在一起可能得救。”
阅读上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角度,文体自定,标题自拟。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是一到多则材料作文。这类题首先审核每一则材料,运用抓关键件词句或者由果溯因等常见的审题方法确定话题或者写作中心,然后综合来看,有交集取交集,无交集取并集,确定一个可以涵盖、旨向每一则材料的中心论点,即最佳立意。本题中第一则材料内容是“一位作家说:‘独乐,是一个人独处时也能欢喜,有心灵与生命的充实;独醒,是不为众乐所迷惑,众人都认为应该过的生活方式,往往不一定适合我们。’”这位作家的言论分两方面,一个是独处的好处,一个是独醒的必要性,言外之意是“独”,也快乐,“独”独让人清醒,肯定“独处”之妙。第二则材料是名家巴尔扎克说:“在各种孤独中间,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独。单独一个人可能灭亡的地方,两个人在一起可能得救。”显然,与第一则材料的观点和站位是截然相反的,巴尔扎克在强调孤独的弊端,人生需要朋友,需要帮助。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确定两则材料有交集,那就是“孤独”,只不过一个肯定,一个否定而已,最后综合立意为,关于孤独,我们怎么看待。可以辩证而论,可以单向立意,肯否都可以。
立意参考:
(1)正面角度:
①按自己的意愿生活,不随波逐流,坚持自己的原则和方向,不盲目从众。
②提倡独立思考,内心充实,以某种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让自己内心充实。
③生活中人们应该志同道合,在陷入困境时相互守望。
(2)反面角度:
①“独乐”不如“与人乐”,分享快乐能获得加倍的快乐,给别人带来快乐才是最大的快乐。
②“独醒”不如“醒众”,唤醒民众,才能化解清醒的痛苦,才能摆脱自我的清高。
(3)综合角度:
①精神的孤独既可能让人灭亡,也可能让人升华;而两个人的陪伴既可能消除孤独,也可能带来沉沦。
②和而不同,既保持独立人格,又能做到团队协作,是我们走向成功的保证。
独自花开
在花柳繁华的阶前,点燃一柱沉香,让历史的余温带着千年的才情熬成的芬芳慢慢地潜人心底,生命在这一刻闪光。寂寞与辉煌,究竟何为人心追慕的隽永,何为人生恋求的星光。历史的天空回响着一个声音——只有真正的孤独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辉煌,只有真正的孤独才能定格住真正的辉煌。
有的人在孤独中消沉,有的人在孤独中崛起。也许是因为孤独了,李时珍耐不住寂寞,所以《本草纲目》;也许孤独的日子里太单调乏味了,所以莫扎特才谱写了那怡人耳目的乐章;也许是因为母亲离开了,毛不易将孤独写进《消愁》,把思念谱成《一荤一素》,用略带低沉和着孤独的情绪唱进人心深处,感动数万粉丝。
曹雪芹,一个从清风明月间走出的旷世才子,一段在殷殷血泪中演绎的悲情人生。他的生前是孤独的,孤独得近乎苍凉,孤独得让后来人不忍回顾。没有锦衣旺族的显贵,没有封官赐爵的荣耀,有的只是漫天飞雪中一个破落的庭院和几声杜鹃啼血的哀鸣。然而,就是这凄苦而寂寞的生活,给了曹雪芹无尽的灵感与遐思,终于,“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红楼梦》问世,千百年来,这一阙为中华儿女谱就的潇湘水云曲让多少人泪洒西风,传唱不已——独自花开,那是真正的辉煌!
梵高的人生也是短暂而孤独的,绘画的天才不被庸俗的世人所承认,精心创作的《葡萄园》落满了尘埃。然而,梵高没有惧怕孤独,他以一颗炙热的心浇灌着心底的艺术之花,终于,他成功了,《向日葵》以高价在巴黎博物馆拍出,他赢得了生前无以想象的辉煌与赞誉。
而以一部《围城》享誉海内外,筑就中国“文化长城”的钱钟书先生,本已取得了惊世的辉煌,他却为自己选择了宁静淡泊的生活,晚年谢绝一切传媒的采访。他留住了孤独,也留住了自我,没有尘世的纷纷扰扰,没有名利的追逐倾轧,留在千万人心目中的钱钟书更突现出一种清澈明朗的智慧与美的形象。那是不含一丝杂质的臻达人生完满的艺术境界!
独自花开,辉煌在一刻闪烁出恒久的光彩,抚看历史,惜风流人物总被雨打风吹去;遍阅今朝,守住孤独,守住辉煌就成了人人心中亘古不变的追求。望者那块铅色的天空,飘零的云朵,流泻的星辰,还有沉淀的夜,孤独不断地造就成功,成功也不断地演绎孤独。
我们应该铭记,真正的辉煌只缘于那些甘于寂寞的心性与乐于平凡的思想,呵护你心中的孤独,让它开出最绚美的色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