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作为社会飞速发展时代的青年学子,你读了上述材料后,有哪些联想、感悟和思考?

2019-06-06 21:31超越网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材料二:竹子用了4年的时间,仅仅长了3cm。从第五年开始,以每天30cm的速度疯狂地生长,仅仅用了六周的时间,就长到了15米。其实,在前面的四年,竹子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材料三:近日,华为宣布成立战略研究院,今后每年将投入不少于3亿美元用于基础研究。此前,任正非表示,长远一点看未来,我们不仅需要工程商人、职员、操作类员工,也需要科学家,而且还需要思想家。材料四:近年来,高考志愿尤其是高分志愿,相对集中在IT、金融、工程等专业,而基础理论专业则开设少,报考少。
作为社会飞速发展时代的青年学子,你读了上述材料后,有哪些联想、感悟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分析】本题用“一个中心,多则材料,附加要求”的形式命题。材料围绕“夯实基础与发展提升”的关系问题,从不同角度,用不同形式予以呈现。材料一是学生熟知的名言,告诫我们如果只注重速度,只看到眼前小利,则达不到目的,成不了大事。材料二是自然界中竹子的生长现象,给人的启示是,只有耐心得打好基础,才能迎来“疯长”的时刻。材料三是一则关于华为的新闻,从华为的决策及领导人的表态,可以看出,这家已具有世界范围影响力的企业,把长远发展的动力,确定在基础理论研究创新方面。材料四对近年来高考志愿填报情况的统计,反映基础理论研究方面遭受冷落。材料后的设问“作为社会飞速发展时代的青年学子,你读了上述材料后,有哪些联想、感悟和思考?”一是要求考生注意身份意识,要想到作为处于个人成长重要时期的青年学子,现在学好知识培养能力打下坚实基础对以后的发展,事业的成就至关重要。二是要求考生关注社会发展,关注时代需求,具有使命感和担当精神。

参考立意:
目光长远;
厚积薄发。


承载孤独,厚积薄发
       冰心老人曾经说过,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实的美丽,却看不到它当初被血水浸透的芽。
       在阴潮的泥土中,一粒种子要隐忍一冬的孤独,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里,默默等待。一冬的等待,一冬的孤独,只为了破土重生的那一刻,绽放自己最新的那抹嫩绿。
        绽放的花儿如此,成功的伟人亦是在享受光环之前承载在许多孤独。
       几百年前,一个叫徐霞客的地质学家,放弃了家乡衣食无忧的生活。裹一包衣物,带一袋干粮,便只身前往一无所知的远方。渴了喝了口泉水,饿了嚼口干涩的干粮。十几年的孤独,日月轮回,他一个人在不为人知的角落中完成了《徐霞客游记》,点亮了他的生命。
“一荣俱荣,一损皆损”,从宛若仙境的曹家搬出之后,没有了昔日的锦衣玉食,人情冷暖,寒透了昔日公子的心。他在一个又一个难眠的夜晚,在青灯的陪伴下,完成了《红楼梦》,完成了他对封建礼教的控诉。他在孤独中厚积,在厚积中薄发。他从无名小卒跃然成为文化名人。
       在斯洛克的比赛中,有一个关于中国人的传奇﹣﹣丁俊晖。在没有摘取桂冠之前,谁从在意过这样一个毛头小子,在十几年的艰辛备战中,没有任何的关注和掌声。父亲为了他,变卖家财,伴着他四处求学。在无数的黑夜中,他听到的只有自己一个人为自己鼓掌、助威。他是那样的孤独,但他用他稚嫩的肩膀扛起了沉重的孤独。他一次又一次在台球桌上,在他的王国里,宣告了他的主权,于是,他便从背后的黑暗走向了光明,或许,他自己也已经成为了别人的明灯。
       还有被网上热传的“最美女观众”夏达。一个宛若从漫画中走出来的女子,又有谁知道,因为出众的外表,她却总被内行人排斥,遭受别人的质疑,她选择将自己封闭在画室之中,在巨大的孤独中,她完成了一幅又一幅的画作,终于,当她重新回到世人面前,将写满了孤独的一幅幅画作展现在了世人面前时,她终于被接受了,她和她孤独的画作都被完全的接受,在没有人会质疑她的作品。
       学会承载孤独,才能在厚积中薄发,不要畏惧孤独,孤独也是一种财富,而成功时的光芒,不过是孤独价值中的一种体现。
【点评】应抓住“厚积”与“薄发”的关系来写作,体现量变与质变的哲学原理更佳。深层次的内涵是:要时时、处处、大量、多层次作艰辛的努力以积聚力量,才能获得成功。要提倡不畏艰难、吃苦耐劳、脚踏实地、持之以恒、耐得住寂寞的作风,反对急功近利,华而不实,浮躁不实,投机取巧等不良作风。考生可以建立一个较小的平台,如就写作能力、鉴赏能力的提高或完成某项事业来表现上述道理的一个侧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