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央电视台推出“你觉得生命中最好的时光是什么”的专访:老王说,科学无止境,我每天给国家做出一点贡献,让国家有进步,这就是最好的时光;小刘说,和大家一起熬夜造机器人参加比赛,便是最好的时光;大李说,最好的时光莫过于一片寂静的林荫道,一杯咖啡,一本书,听着悦耳的鸟鸣,静静品读一下午。
这三种“时光”,你认为哪种“最好”?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解析】
试题分析:
“时光”是一个抽象的词,在引导学生回忆过去,而不是现在或者未来,时间的把握一定要准。其实,注意“最”的使用,说明代表的不是每个阶段,而是在人生中具有典型的意义的时刻,在这段时光里发生的人或产生的情感,要有意义。所以虽然审题上的难度不大,但是要写出有深意的文章,还是不容易。每个阶段的学生都可以写,那么如何让高中生体现出高中生的写作素养,在文章的语言、结构、手法、内容等方面要做多角度、多层面思考。
“最美好的时光”,先是要注意是谁的最美好时光。“我”的最美好的时光?“他人”的最美好的时光?“名人”的最美好的时光?如果是“我”的最美好的时光,那么“真”是最紧要的。如,不能写和某人吃一次臭豆腐,和某人一次逛街??这些事件的意义不大。若是“他人”的最美好的时光,那么在情感上一定要把控好,即不是“我”的角度,是从“我”的角度去看“他”,那么这样的文章多带有说理性。写作时,让人赞同与信服。若是“名人”的最美好的时光,这样的人物角度,写的时候既要有真实性又要有思辨性。
首先,抓住三则材料的特点,为回答“最好时光”做好准备。三个人物的最好“时光”的特点:老王的最好时光是,潜心研究科学,每天为国家做贡献;小刘最好的时光是:追求理想或者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人生有追求有寄托,做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情;大李最好时光是:享受生活,品味读书;
其次,分析“任务驱动”:要求有二:
1、这三种“时光”,你认为哪种“最好”?
结合本题说,三个人物都觉得自己的时光是最好时光,你认为哪个才是?这就要求你作文必须对三种时光进行比较,表明了必须用“比较的写法”作文。在比较中说明你的理由。
2、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思考的含义是进 行比较深刻、周到的思维活动。权衡的含义是比较、衡量、考虑。选择的含义是挑选。写作任务就是思考、权衡、选择。优中选优。这三个词的排列顺序是有讲究的。要权衡,就要先思考;要选择,就要先权衡。思考、权衡是选择的前提,选择是结果、结论。最后的选择都要注意最优化原则(体现“最好”)。应该说选择三种时光中的任何一种,都是可以的。问题是要自圆其说,说出理由,说出道理,让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