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材料中“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2021-01-04 08:31超越网

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的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全球组网部署。整个系统由55颗卫星构成,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它们共同织成一张“天网”,可服务全球。
材料中“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材料聚焦北斗三号的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彰显国家科技发展、时代风貌,引导学生思考、关注个人在集体、社会、国家、世界发展中的责任与使命。试题要求中提到“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联系题目语境“整个系统由55颗卫星构成,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它们共同织成一张‘天网’,可服务全球。“可思考此题重点虽为“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但其价值却是“它们共同织成一张‘天网’,可服务全球”的目标与方向。为此,除立足个体,关照大格局大视野也是此题应该注意的要点。基于语料,学生可重写“个体功用”,也要兼顾“共同”的作用。考生可思考个人与集体、个体与群体、个性优势与协同发展、和谐共生、服务社会乃至国家、世界的大同观。写作材料可联系自身对现实的思考与积累、如个人价值与人民大众、普通劳动者与走向改革开放的中国速度、新中国成就与人民福祉、走向世界的中国与“一带一路”建设,从家国情到国际观等等。小我与大我,亦可联系单边主义与多边共荣的辩证思考。议论文文体特点要明朗,观点鲜明。可围绕“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展开。如“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其内涵及带给人的启示是什么,接着论述为什么是这样,该如何让自己或个人的功用或价值得到最好的发挥——即联系“天网“和服务奉献社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及思考拓展,突出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乃至“服务全球”,不独霸一方、和谐共生的价值观。
参考立意
以“小我”成长助推“大我“发展;做五彩斑嫌里的那一抹亮色;灿烂星空,我是耀眼一颗;做一颗严丝合缝的“螺丝钉”;青春之我,无愧时代。

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
在新冠疫情大背景下,无数科技工作者们克服了种种困难,完成北斗卫星组网任务,北斗系统建设圆满成功。这是件事情最大的意义就是打破了GPS在全球卫星导航领域的垄断地位,让北斗卫星可以覆盖到全球每一个角落,让北斗系统可以服务到全球每一位客户。
那么北斗服务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毕竟,靠单独一颗卫星是无法实现导航定位的,更不用说提供全球服务了。因为,北斗卫星系统是个群体,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从卫星角度来看,要确保功用需要注意三个问题:健康问题、业务问题、接续问题。
首先,健康问题是主要是通过卫星自检、地面外检来实现的,但是北斗三代有自己独特的方式,就是星间互检。利用卫星之间的激光链路进行状态确认和信息传递,这是北斗卫星独特的方式,从先进性来看,至少目前GPS卫星还没有具备这样的能力。
其次,业务问题是卫星服务的核心问题。主要通过星上的原子钟向地面用户提供稳定、准确、可靠的时间服务。星钟技术也曾被国外封锁多年,直到中科院上海天文台的科学家们,通过夜以继日的科研攻关才实现星钟国产化的壮举。如果将来有可能的话,我也想跟他们一样做那些有益于国家的大事情。
最后,接续问题是北斗系统更新换代的事情。北斗三代是在北斗二代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系统。不仅仅将服务范围扩大到了全球,更提升改善了原有系统的服务性能。顺利实现从北斗二代向北斗三代的平稳过渡,我想那些科技工作者们一定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尽管我现在还不清楚到底卫星是如何工作并完成整个导航过程的,但是我有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掌握这门技术,做伟大北斗事业的接班人。
每一颗卫星都用自己的功用,每一个公民都有自己的义务。维护祖国统一,服务祖国人民,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疫情期间有句话让我记忆犹新,“他们不是什么英雄,只是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而已。
奉献是一种精神,无论是谁,只要做好了自己的事情,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每一颗卫星都有自己的功用,我坚信通过努力,我也能成为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卫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