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古时候有个出外经商的人,十分怀念远在家乡的妻子,妻子也非常怀念他,两人不断写信遥寄

2023-10-03 11:19超越网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作。
古时候有个出外经商的人,十分怀念远在家乡的妻子,妻子也非常怀念他,两人不断写信遥寄相思。不料有一次丈夫实在无暇写信,便急中生智,把一张白纸当作信笺寄了回去。他的妻子极富想象力,见到白纸后感动得热泪盈眶,并且立即写诗回赠。诗曰:“碧纱窗下启君封,尺纸从头彻尾空。想是郎君怀别恨,相思尽在不言中。”丈夫见到这首诗,也感动得掉下了眼泪。
请注意,丈夫的家书上空空如也,而妻子却从中读出了丈夫刻骨铭心的别恨与相思,真可谓无中生有。如此看来,“无”和“有”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绝然对立。因为“无”和“有”的现象普遍存在,所以无论是艺术创作、艺术欣赏,还是学习、生活、生产、为官、经商等等都需要思考“无”和“有”的问题。
请结合上述材料,联系现实写一篇议论文,表达你对“无和有”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这是一道记叙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由古代一则经典故事引出话题,丈夫无暇写信,于是把一张白纸当作信笺寄了回去。而信件虽“无字”,丈夫的绵绵情意却不会因为这外在的形式而消失。所以,虽看似是“无中生有”,却其实是“似无是有”。而材料最后,则启示我们从艺术创作、艺术欣赏、学习、生活、生产、为官、经商等等各个角度去思考两者的关系。因此,对于“无和有”的关系,可以是从“无”到“有”,也可能是从“有”到“无”。
写作时,每个人对“有”与“无”都有不同的理解,但不管怎样都要以辩证的眼光去看待。比如,可以说“无”可以转化为“有”。通过奋斗、创造、积累、借助等途径可以从“无”到“有”;通过馈赠、捐献、共享、帮扶等途径可以使“无”者“有”。可以说, “有”可能转化为“无”。如果过于贪婪,过度挥霍,违法背德,违背规律,“有”可能会失去,变成“无”。因此,在已经“有”的时候要珍惜所有,克制欲望,克勤克俭;追求“有”的时候要恪守良知,遵法守德,遵循规律。否则,就会失“有”成“无”,悔之晚矣。当然,也可说,“无”与“有”或许互为表里。要辩证地看待“无和有”,有时候表面的“无”背后就是“有”,如师长之严苛,看似“无情”实则“有爱”;“出世”者无官无禄,却又有空有闲。有时候表面的“有”背后就是“无”,如奸商“有”财富,却可能无诚无信;贪官“有”权力,却可能无法无天;沽名钓誉或许“有”名,却可能无情无义;蝇营狗苟者也许“有”利,却可能无良无德。或者说, “无”“有”相伴相生,相辅相成。从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的角度看,虚实结合、虚实相生既是创作的理念与方法,也是欣赏的切口和抓手。要想写好这个作文,需要有相应的素材支撑,而与之相关的素材也是比较多的,因为对于人来讲,在某个方面“有”,在另外的方面可能就是“无”,因为人生是平衡的,比如苏东坡“无”官场上的一帆风顺,但是他“有”人生的豁达和文学的成就;海伦·凯勒“无”身体上的健全,但是她“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勇敢。
参考立意:
1.“无”中生“有”。
2.人生有无天地间。
3.“无”胜于“有”。


泰然于“无”,幸福自“有”
无字之书,却满溢相思。“无”和“有”从不是完全对立的存在。人们总是向往“有”,有车,有房,有钱,有权……但有时候,“无”才是真正的幸福。因此,我们要理性思考“有”与“无”的关系。
很多表面上“有”的人,不一定幸福;而看上去一“无”所有的人,也不一定不幸福。关键在于你的心态,你自己怎么看。1988年4月,24岁的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博士霍华德·金森向市民发出了一万份问卷,问卷内容是你是否感到幸福。认为自己幸福的人中只有几十位是有钱人,其余都是普通的家庭主妇、卖菜的农民、公司的小职员,甚至还有领取救济金的流浪汉。为什么这些职业平凡、生活黯淡的人,也有幸福感呢?霍华德·金森发现这些人虽然职业多样,性格迥异,但有一点相同,那就是他们对物质没有太多的要求。他们平淡自守,安贫乐道,能享受柴米油盐的生活。相反,大多数有钱人却总不满于自己的生活,总希望有更多的钱,这使他们永远不能满足,也难以感受到幸福。多年后再一次调查,发现那些无钱的人依然感到幸福,有钱的人只剩几位了。由此可见,“有”并不等于幸福,“无”也不一定就不幸福。
当然能够做到“有”,是好事情。有饭吃,有衣穿,有房子住,有车开……这自然是一种幸福。然而,在生活中,很多人是不甘于满足的,他们总是渴望拥有更多的物质财富,这自然产生了痛苦,导致了自己的不幸福。如果这样,还不如“无”,无欲望,无所求,只求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地生活,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那个荡舟于赤壁之下的东坡居士,什么都没了,却仍然怡然自得,这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那个被贬潮州,爱女死于途中的韩愈,什么都没了,却把一腔悲叹与寂寥化作了治国的动力,修水利,兴教学,造福一方人民,这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那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什么都没了,依然在南山快乐地采菊,这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所以,懂得“放下”的人是幸福的,懂得知足的人是幸福的,懂得淡泊的人是幸福的,以笑脸从容地面对生活的人是幸福的。
“无”虽然没有形状,没有波澜,没有色彩,却是对生活的最高敬意。能够在“无”中安身立命,从容不迫,泰然自若,才是生命的大智慧,才有人生的大境界,从而拥有真正的“幸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