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长辈的环绕下成长,自以为了解他们,其实每一位长辈都是一部厚书,一旦重新打开,就会读到人生的事理,读到传统的积淀,读到时代的印记,还可以读出我们自己,读出我们成长时他们的成长与成熟,读出我们和他们之间认知上的共识或分歧……
十八岁的我们已经长大,今天的重读,是成年个体之间平等的心灵对话、灵魂触摸,是通往理性认知的幽径。请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深入思考,围绕“重读长辈这部书”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角度:
1、传统的角度,长辈有和我们完全不一样的经历和文化习惯;
2、换一个角度,重读长辈这部书也可以重新给长辈定义,比如新的可以发展和时代变迁对长辈的影响。
长辈的故事
无私的关爱,不求回报的付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依赖,爱的交融,在我们来到人世间伴随一生的温暖,是长辈给我们的,它不会因为受惠者不向它致意而停下脚步.正所谓“和风不语,至爱无言.“
我的奶奶本是个病人,身子骨弱,那时家里只有四口人:爷爷,奶奶,爸爸,姑姑.姑姑告诉我:大约在她八岁时,奶奶从木梯上摔下来,右脚踝骨折,错位.当晚,爷爷为奶奶复位,接骨试了两次都失败了.后来爷爷自责说:“那天晚上,你奶奶痛得叫声吓人,第二次差点昏过去.”我能理解爷爷当时是因为心软,手软,没有成功.毕竟面对的是自己老伴撕心裂肺般的疼痛叫声.
奶奶摔断脚以后,没几天就开始用两手撑着板凳为家人烧饭,做家务.过了几个月脚才可以走路的.姑姑说她一直都恐惧哪一天奶奶会离开她,夜晚总是竖起耳朵听奶奶的呼吸声.每到冬天,奶奶洗山芋,萝卜给猪吃,回来脚总是湿的,到晚上,脚肿的连鞋都脱不下来.
爸爸小时候很淘气,曾被老师赶回家,奶奶急得跛着脚走来走去,爷爷得知这件事后气得油锅都摔了,对着屋外奶奶喊道:“别走来走去,还嫌不够乱吗!”看吧,父母为了孩子,任劳任怨,操累了心.奶奶已去世多年了,我衷心祈愿奶奶在天国里有一双健康的脚…“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小时候,我们总围在长辈身边,一刻也不离开.大一些,忽然觉得他们一点也不理解我们.可是,无论如何争执,他们总是很快就忘记;再大些,搬出去自己住,可每次回家,他们恨不得把整个家给我们搬走;打个电话,也只是寒暄几句,那边说“很好,没事”的他们或许正在互相搀扶着去看病,输液.小时候,我们的心那么小,满满的全是他们,长大了,心也大了:工作事业,家庭,孩子,娱乐,朋友…而他们,被挤在狭小的角落里,默不作声,我们却不知道,哪一天他们也会消失不见.我想说,如果来得及,别忘了跟长辈们说:”我爱你!”陪伴是最好的感恩.我慢慢懂得,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就是意味着与他们今生今世背道而走渐行渐远,而且他们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他们参与了你的成长,见证了你的蜕变,而在彼此缺席的岁月里,我们不曾体谅他们生活与孤独,不曾见证他们一天天老去的面孔.
他(她)们都是我们最亲的长辈,他们对我们的爱是一条长长的路,无论我们走到哪,它都会绵延屈伸那谆谆的教导,悠悠的思念,全都是我们的幸福.那么,请守住幸福,珍惜幸福,请用爱来回报父母,亲人,一代一代都过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