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请以“温度”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2019-03-02 10:50超越网

请以“温度”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写作能力,是一道命题作文,题目是“温度”,写作的关键是对“温度”的解释, “温度”本义是物体冷热程度。那么可想,温度应是自身冷热程度。这个温度可以源自自身,也可以源自他人。“温度”不同于“温暖”,“温度”是载体,“温暖”应是“温度”结果。既然“温度”是载体,那么在构思和行文中,应明确“温度”的具体所指,即是什么让自己或者他人感受到了温度,其实,只要是能给作者带来精神上的安慰、鼓励、精神、品质等一切正能量的优秀品质均可。文题要求写一篇记叙文,明确了文体,这就让学生围绕自己熟悉的人、熟悉的事、真实的感情组织材料。比如:父母爱的温度,外婆爱的温度以及老师关心的温度等。考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不至于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写法可以多种多样,开门见山、首尾呼应、欲扬先抑、虚实结合、详略得当等手法,也可以使用多种表达方式来叙事、描写、抒情等,可以让文章有层次感。人物形象的塑造要结合环境描写和具体细节的刻画,这样人物就会真实感人。

温度
春雨过后,落花成泥。青石板铺就的小路上仍旧残留着些许漉漉湿意,氤氲着淡淡雾气,如同记忆里您爱的温度,挥之不去,从未远离。
青砖黛瓦的缝隙里,长满了苔藓般的回忆,倏一抬眉,恰有清风佛面,只见庭院内的三千桃花仍灼灼开放,这花开的温度恰如外婆的爱温暖着我。
恍惚,又忆儿时事。
青石板路的尽头,外婆的家,那里有外婆的桃花。每年春天,总是花香四溢。外婆常坐在桃树下,剥新笋,择蔬菜,洗碗盏,再取出自家腌制的腊味,配以时蔬、鲜鱼、土鸡,经过一上午的煎炒炖煮,炊烟袅袅,不绝如缕。儿时的我抵挡不住这钻鼻的香味,总是顺手偷吃两口刚出锅的美味。外婆瞧见了,便怜爱的笑骂道:“哪里来的小馋猫!”我顽皮地“喵”一声,便溜到桃树下独自玩耍。
那微烫的美食,是您的温度,暖红了我儿时的脸。
犹记得,每年春雨初临时,外婆就会采一些桃花,用清凉的井水冲洗干净,置于阳光下晾晒。自家酿酒,埋于桃花树下。儿时的我没有太多的耐心,在埋下酒的第二天就嚷着要酒喝,外婆无奈地笑笑:“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只有耐心的等待才会有佳肴。”我懵懂地点了点头,然后便蹲在桃花树下,等候桃花酒。光阴飞逝,佳酿已成,等到开坛启封时,我就站在一旁,静静等候。用手指沾取几滴,放入口中,香气盈绕于指尖、唇口,不息。
这样的美味佳肴,伴有您的温度,饲养了我儿时的口。
一树桃花一袭月,一纸年华一页风。曾几何时,外婆轻摇蒲扇,坐在庭院里雕花的摇椅上。躺在外婆怀中,月光透过桃树散落在我的脸上,听风吹动树叶,沙沙作响。外婆指着月亮,给我讲嫦娥仙子奔月的故事。我便在这静谧的夜里悄然如梦。那段岁月,不谙世事,无多烦恼,连梦都是香甜安宁的。
这样的美丽故事,有您的温度,装点了我儿时的梦。
清风吹过十几载,桃花开了又谢。外婆如光阴般从指尖滑落,无声无息。如今,外婆已被岁月洗尽铅华,从容老去。
外婆曾说过,花开花落,人聚人离,皆是缘分。可失去主人的桃树,已多年无人照料,显得悲凉凄清。睹物思人,人已远逝,外婆的音容笑貌,唯梦中相见,泪水涟涟。
外婆,我折一枝桃花,别在心间,心里默念:这里有您的温度,伴我一路成长一路歌。
往事是记忆里的那片星光,外婆是我唯一鲜明的记忆,那滴落花瓣的露珠,是我对外婆思念的泪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