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第三十二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载誉归来后,不少奥运健儿纷纷晒出在隔离期间的锻炼照片

2021-12-01 16:27超越网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第三十二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载誉归来后,不少奥运健儿纷纷晒出在隔离期间的锻炼照片。乒乓球运动员孙颖莎通过绑在门把手上的弹力带练习挥拍动作,蹦床运动员朱雪莹在房间利用弹力球训练,跳水运动员全红婵通过蹲腿、倒立等练习基本功……
对于奥运健儿“把训练当作一种生活方式,把锻炼融入日常生活”的做法,有人认为体现了他们对体育的热爱和严格自律;也有人认为,应该保持内心的平和,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和节奏去生活;还有人认为张弛有度,劳逸结合,才能使生活健康、幸福……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以“生活与工作”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材料分析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参加第三十二届奥运会的中国奥运健儿归国后,在隔离期仍坚持训练;二是人们对这一事件的评价、看法。材料中列举了三种不同的评价、看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辨析,针对材料中事件和观点的价值、内涵,要进行多角度思考。

切题立意:
1.热爱唤醒自律,工作融入生活。
2.学会按下暂停键,享受生活之美。
3.保持内心平和,把握生活节奏。
4.一张一弛,平衡工作与生活。
5.劳逸结合,工作与生活兼顾。
6.好之,工作就是生活;乐之,生活就是工作。
……

偏题立意:
1.为奥运健儿喝彩。(未准确抓取核心信息“生活与工作”。)
2.平和的内心,不重要吗?(材料讨论的核心是“生活与工作”。)
3.日常生活。(泛泛而谈,没有具体指向。)
……


相关素材
我们热爱生活,不是因为我们习惯于生活,而是因为我们习惯于爱着。在爱中始终有点疯狂,而在疯狂中始终也有点理性。——尼采
登峰造极的成就源于自律。——松下幸之助
自制是一种秩序,一种对于快乐与欲望的控制。——柏拉图
劳逸结合,动静结合,养炼结合康乐寿。——庄炎林
一个好好地过生活的人,他的时间该分做三部分:劳动、享乐、休息或消遣。——车尔尼雪夫斯基


学会平衡术,劳逸相结合
不少中国奥运健儿载誉归来后,纷纷晒出在隔离期间的锻炼照片。对于这种“把训练当作一种生活方式,把锻炼融入日常生活”的做法,有人认为体现了热爱和自律;也有人认为应保持内心平和;还有人认为应张弛有度,劳逸结合。
我支持第三种观点,我们应该学会平衡术,劳逸相结合。

美国汽车大王福特曾经生动地阐述了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只知工作而不知休息的人,有如没有刹车的汽车极为危险;而不知工作的人,则和没有引擎的汽车一样,没有丝毫用处。”“生活”与“工作”的关系就是要劳逸结合,一味地工作,身心长时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之中,就会像刹车失灵的汽车一样,高速冲向悬崖;同样一味地休息而不工作,就会像引擎失灵的汽车一样,根本无法启动,等同报废。

“生活”与“工作”可以完美结合。
苏东坡集文豪、书法家、创新画家、造酒实验家、创意美食家为一体;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不仅工作上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同时在拉小提琴、跳踢踏舞、打乒乓球中感受美好生活;梁思成被同学誉为“有政治头脑的艺术家"的建筑学界宗师的同时,还在生活中对音乐、美术、体育广泛涉猎。可见“生活”与“工作”并不是非此即彼,我们要学习他们,以工作为基石,不忘体会生活乐趣,赢得精彩人生。

“生活”与“工作”可以互为助力。
爱因斯坦在工作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仍然兼顾生活,还总是能抽出时间休息。他常说:“记住,每天除了8小时的工作,还要有8小时用来休闲,然后还要过周末。”他常常在赏鸟时拉上几个小时的小提琴。他说:“我经常用音乐来思考,我从音乐的角度看待我的生活”。无独有偶,大名鼎鼎的“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制之父”钱学森,还有几个鲜为人知的身份:专业水平的次中音号手、具有“技术美学”思想的设计师、专业且狂热的摄影发烧友。在钱学森眼中,“艺术能使心灵变得崇高,音乐让思维变得活跃与广阔”。钱学森曾经总结“艺术修养对我的科研工作很重要,它开拓了科学的创新思维,我们当时\0\0\0\0\0\0\0\0\0\0\0\0\0\0\0\0想法,就是在和艺术家们交流中产生的”。可见,“生活”与“工作”并不是非此即彼,“生活”对“工作”具有助力作用。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希望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能够懂得“生活”与“工作”正如硬币的两面,互相支撑。未来无论何种理由,我们都要意识到“生活”与“工作”在我们人生中都不可或缺。希望在未来的生活中我们可以在“生活”“工作”兼顾中不断进取、不断成长。愿我们学会平衡术,劳逸相结合,收获精彩人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