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通而不统”的敦煌精神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的思想文化资源》

2020-02-24 16:12超越网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同,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需要各种人类文明的共同滋养,其中,敦煌文化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文化资源。
敦煌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殊表达形态。由于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繁荣,孰煌在一千年左右的古丝绸之路文明史上成为多种文明形态接触、交流的大都会,这一特殊的历史环境形成了敦煌文化特殊的表达形态。敦煌文化更多的是在与其他文明形态交流、交融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地域文化。相比较而言,先秦文化、齐鲁文化等文化类型较为封闭,而敦煌文化是在开放的前沿和佛教文化、基督教文化以及波斯文化直接打交道的过程中形成的、它不仅具有地域性,而且具有世界性,是一种更具国际比较意义的中国传统文化。同时,敦煌文化骨子里流淌着中华文化的血脉,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基因,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而独特的地位。有学者把敦煌文化排除在中国传统文化之外,这是没有什么道理的。敦煌文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更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人类文明多元融合的东方典范。
敦煌文化特殊的形成方式使敦煌文化具有“通而不统”的特点。敦煌文化既有多种文化形态的汇通融合,又保持了各种文化类型自身的独立性,兼容了不同文化形态各自的合理性。
“通而不统”是“和而不同”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特殊表达。“和而不同”意味着承认存在差异和矛盾,追求多样性的统一,反对无差别的同一。“和而不同”提倡多元文化在相互交流和相互融合中取长补短、共同繁荣。它不仅是理解中国古代学术派别的基本精神和原则,也是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文化关系的基本精神。在“和而不同”的前提下敦煌文化体现了不同文明之间“通而不统”的精神,更深刻、更广泛地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胸怀。正是由于有这样的精神作为哲学底蕴,我们才造就了敦煌文化,并使敦煌文化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文化资源。
中国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主张,希望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中国智慧,但是中国绝不希望用中国这一套把世界统一起来,同时也不相信任何人、任何国家、任何文明有这样的能力将有上万年文明史、70多亿人的世界统一起来。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和承认世界的多样性、差异性,世界需要的就是“通而不统”的文化精神。
中国文化能够成为世界文明中唯一没有断裂的文明,其延续不断的“基因密码”就是“和而不同”“通而不统”的精神。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和中华文明的复兴,这一“基因密码”必将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文化支撑。
(摘编自范鹏《“通而不统”的敦煌精神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的思想文化资源》)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敦煌文化完全是在与其他文明形态交流、交融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地域文化。
B. 先秦文化、齐鲁文化等文化类型是封闭的,但敦煌文化不仅具有世界性,而且具有地域性。
C. 敦煌文化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基因,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是最重要和最独特的。
D. “和而不同”“通而不统”的精神一定会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文化支撑。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为了突出敦煌文化的现实意义,文章是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阐述的敦煌文化。
B. 为了论证敦煌具有世界性的特点,文章运用了和先秦文化、齐鲁文化进行比较的方法。
C. 文章阐述了“通而不统”“和而不同”的密切关系,又运用对比区分了两者的不同。
D. 文章从敦煌文化特点的形成、敦煌文化的传承渊源等多方面为读者介绍了敦煌文化。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主张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而这一共同体的构建离不开包括敦煌文化在内的多种文化资源的滋养。
B. 敦煌文化具有“通而不统”的特点是因为敦煌文化本身的形成方式是特殊的。
C. 如果没有“通而不统”的精神作为哲学底蕴,我们就造就不了敦煌文化。
D. 因为中国文化是世界文明中唯一没有断裂,所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

【答案】1. D 2. C 3. D

【解析】
【1题详解】
此题考查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把握文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息,提取并整合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阐释或归纳文中的主要内容。解答是应先从原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阅读区间,然后与选项的表述仔细比对,看是否一致;同时还要了解错误表述设置的一般思路,比如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混淆时态、以偏概全、曲解文意等等。
A项,“完全是”表述绝对化了,原文是“敦煌文化更多的是在与其他文明形态交流、交融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地域文化”。
B项,“不仅”“而且”两个分句语序颠倒,原文的表述是“它不仅具有地域性,而且具有世界性”。
C项,“最重要和最独特”表述错误,原文的表述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而独特的地位”。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C项,“又运用对比区分了两者的不同”分析错误,原文并没有运用“对比”说明两者的不同。
故选C。
【3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
D项,“因为……所以……”强加因果,“中国文化唯一没有断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故选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