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大运河精神的时代价值阅读答案-孙杰

2019-11-19 16:00超越网

大运河精神的时代价值
孙杰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它贯通南北、联通古今,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基因,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文明。大运河精神是大运河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对大运河文化人文精神层面的深入解析。那么,该从哪些方面去凝练和概括大运河精神呢?
生生不息的奋斗进取精神是大运河精神的基石。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空间跨度最大、使用时间最久的运河,运河流经区域自然地理状况异常复杂,中国历代运河建设者们在复杂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将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运河连通为一条纵贯南北的人工运河,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生生不息的奋斗进取精神。今天对大运河的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无不体现着这种奋斗进取精神。
与时俱进的创新协同精神是大运河精神的灵魂。两千多年来大运河的水系在变,河道在变,水情在变,治水理念在变,治水方略在变,管理机构在变,运行机制在变,但创新协同精神未变。在解决水源短缺、实施黄运分治、构建航道体系等方面,无不体现出大运河建设者们创新协同的精神。在当下经济一体化、信息全球化、资源共享化背景下,更需要发扬创新协同精神,走合作共赢之路。
海纳百川的融合共生精神是大运河精神的核心。中国大运河从古到今绵延千百年,促进了不同地域间文化的交流、沟通和融合,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产生,形成了兼收并蓄的恢宏气度,包容开放、多元共生的文化系统。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更需要发挥融合共生的精神。
忠义诚信的使命担当精神是大运河精神的特质。在大运河漫长的发展史中,它通过一项项工程和一个个鲜活人物把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实践、传承且发挥得淋漓尽致。大运河开凿发展的历史因人文活动而成就了忠义诚信的使命担当精神,这也是大运河精神的鲜明特征,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折射和反映。今天大运河的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既是一种使命,更需我们的担当。
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大运河精神在形成发展进程中,曾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积淀统一意识,为经济发展、城市繁荣提供精神元素,为文化交流融合注入文化滋养,为科学技术进步提供精神动力。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在经济崛起和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背景之下,大运河作为中华文明象征载体的整体性与延续性价值凸显,弘扬大运河精神,展示其独特魅力,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选自2019年5月27日《北京日报》,有删节)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创造的世界上空间跨度最大、使用时间最久的一项水利工程。
B. 大运河贯通南北,跨越了不同的水系,其流经区域的自然地理状况一也异常复杂。
C. 大运河绵延千百年,促进了中原地区与广大偏远地区文化的交流、沟通和融合。
D. 大运河的保护传承利用是我们的一种使命,必须通过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来实现。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提出“从哪些方面去凝练和概括大运河精神”的问题,起总领全文的作用。
B. 文章主体采用并列式论证结构,分别阐明了大运河精神的基石、灵魂、核心和特质。
C. 文章通过引用大量详实的历史资料,论证了大运河精神就是大运河文化的集中体现。
D. 文章最后指出大运河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有重要的现实价值,表现出文章的针对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华民族的奋斗进取精神不仅体现在运河的建设中,一也体现在对大运河的保护、传承、利用中。
B. 创新协同精神在古代实施黄运分治、构建航道体系时需要,在当下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更需要。
C. 发挥融合共生的精神,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去面对当前世界政治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
D. 忠义诚信的使命担当精神是在大运河开凿发展的历史中产生的,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折射和反映。

【参考答案】
1. B    2. C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A项,“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创造的世界上空间跨度最大、使用时间最久的一项水利工程”错误,选项偷换概念,原文是“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空间跨度最大、使用时间最久的运河”;
C项,“促进了中原地区与广大偏远地区文化的交流、沟通和融合”曲解文意,不是促进了中原地区与广大偏远地区文化的交流、沟通和融合,而是促进了大运河所流经的不同地域间文化的交流、沟通和融合;
D项,“必须通过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来实现”错误,这一理解绝对化,倒数第二段说的是“今天大运河的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既是一种使命,更需我们的担当”。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项,“引用大量详实的历史资料”无中生有。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D项,“忠义诚信的使命担当精神是在大运河开凿发展的历史中产生的”错误,忠义诚信的使命担当精神并非是在大运河开凿发展的历史中产生的。文章第五段只是说“忠义诚信的使命担当精神是大运河精神的特质。在大运河漫长的发展史中,它通过一项项工程和一个个鲜活人物把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实践、传承且发挥得淋漓尽致。大运河开凿发展的历史因人文活动而成就了忠义诚信的使命担当精神……”。
故选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