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绘画发展到了相对成熟的北宋以后,除了民间画家、宫廷画家等创作群体外,还出现了诗人、士大夫等各类文化人参与创作的现象。他们以自身文化人的气质,崇尚和追求唐代诗人兼画家王维作品中所蕴含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在绘画创作中,他们以诗人的思考方式,把表现对象提升到诗的艺术境界,创作了很多为后人惯称的“文人画”。
诗人的思考方式,实际上就是中国文人画家基于中国传统画论中东晋大画家顾恺之所言的“迁想妙得”,及后来唐代画家张璪所言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绘画理论,将表现的对象在心中“迁想”成诗的艺术形象的思维过程。中国文人画家的这种诗人的思考方式,是大文化学养背景下成就的结果。诗人和音乐家一样,在感情世界里是最敏感的人群,他们所创作的文人画相较西方画家以科学家的思考方式所表现的科学的艺术形象而言,更接近感情的本质,也更显得纯洁与透明。
中国的文人画家在具体创作中,以顾恺之提出的“传神”的艺术理念为要求,以追求作品的出神入化为最终目的。如宋代画家梁楷所画的《布袋和尚图》和《泼墨仙人图》,以两种粗细不同的艺术手段,表现诙谐而玩世不恭的人物形象。另外,中国文人画家又以诗人的拟人化手段将表现的对象人格化。如明代画家徐渭在《墨葡萄图》中所表现的“笔底明珠无卖处,闲抛闲掷野藤中”。
基于大文化学养背景的文人画家创作的文人画,在具体的画面处理中,比单纯追求形象与色彩变化的西方绘画艺术显得更有广度和深度。他们不仅追求表现对象的“实”处,还以太极中“阴阳”的理念追求其相对“虚”的空间;进而提出了“计白当黑”的画论,将表现的形象延伸到一个更大的审美空间,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诗意境界。如八大山人的《鱼鸭图卷》、齐白石的《雏鸡》等作品。
中国的文人画家以大文化学养背景铸就了“心旷神怡、超然物外”的冲淡平和的心态,所以在作品中容易叙述心灵的情怀。如宋代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表现的“山色空蒙雨亦奇”的境界,元代画家吴镇的《渔父图卷》表现的“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超然境界。
中国的文人画家在诗、文、书法等各方面的学养上往往都有很高的造诣。中国文人画,那种集诗、书、画于一体的绘画形式,在世界绘画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文人画不但是中国古代文明在绘画中的综合体现,而且是世界绘画史皇冠上的明珠。这些传世优秀的文人画作品,足以与晋唐的书法及唐诗宋词,共同构成中国文化史上三大具有代表性的板块。
(摘编自了庐《文人画是用诗人的思考方式去绘画,源于“迁想妙得”》)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维作品中蕴含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是北宋以后参与绘画创作的各类文化人崇尚的。
B.诗人的思考方式,是指中国文人画家基于中国传统画论,将表现的对象“迁想”成诗的艺术形象的思维过程。
C.诗人创作的文人画相较于西方画家以科学家的思考方式所表现的科学的艺术形象,显得更纯洁。
D.中国文人画在世界绘画史上的地位,足以使其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三大具有代表性的板块之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于文人画,文章先交代产生的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指出文人画的成就及其地位。
B.文章第三段从两个方面分析文人画家具体创作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其主要特点,并以实例来论证。
C.文章在论述中把文人画和西方绘画艺术作比较,指出文人画家主要追求表现对象相对“虚”的空间。
D.文章用文人创作的作品来论证分析,文人画家因其大文化学养背景铸就出来的独特的艺术境界。
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代梁楷的《泼墨仙人图》,运用粗放的艺术手段“传形”,借助细腻的艺术手段“传神”,追求出神入化的效果。
B.明代徐渭在《墨葡萄图》中所表现的“笔底明珠无卖处,闲抛闲掷野藤中”,人格化了表现对象。
C.齐白石的《雏鸡》践行“计白当黑”的画论,延伸了审美空间,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诗意境界。
D.宋代米友仁因为铸就了冲淡平和的心态,所以在《潇湘奇观图》中叙述了“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情怀。
答
1.D( “集诗、书、画于一体的中国文人画在世界绘画史上绝无仅有的地位,足以使其与晋唐书法、唐诗宋词比肩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三大具有代表性的板块”说法强加因果,相关信息在文章最后一段)
2.C( “指出文人画家主要追求表现对象相对‘虚’的空间”说法不正确,根据原文,与西方绘画不同的不只是文人画追求相对“虚”的空间,还有诗人的思考方式)
3.A(粗放用来“传神”,细腻用来“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