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高,亦应有所畏
韦一
①谚语“艺高人胆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激励,它鼓励人们好好地磨练技艺,达到高境界之时,就可以毫无畏惧了;二是要勇于冒险,有了顶尖的技艺,可以借此在江湖上行走,就可以无往而不胜了。二者都强调了:艺高,就可以无畏。真是这样吗?“艺”,即技艺,是指一个人的技能、本领、实力等;畏,即敬畏,是一种态度、一种境界、一种智慧、一种原则。二者显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②今年3·15曝光的“车易拍”利用易置换和快易拍两个不同的登录端、买家平台和卖家平台的不透明性,截断了卖家和买家之间的信息对称,进而渔利。于是,本以为天衣无缝的技术设置,终究逃不过恢恢天网“天网”。这即是不畏法律的直接后果。近两年,明星涉毒事件屡见报端。这些明星都因“艺”而受人肯定,却因“胆大”而遭受惩罚。如果他们能有所畏,能自律,能明白自己作为公众人物应承担的责任,还会发生这样令人唏嘘的事吗?
③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敬畏文化。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南宋朱熹在《中庸》章句集注中说:“君子之心,常怀敬畏。”明代方孝孺认为:“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
④有所畏,畏什么?畏自然规律、畏道德、畏法律、畏品格、畏制度、畏责任等等,它包含了谨慎、严肃、坚守原则等含义。
⑤身处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一个容易身不由己地“买买买”的时代,一个多元选择的世界,人们追求更多的物质,通过各种方式为自己贴上各种标签,以显示与众不同的品位,以宣示锋芒毕露的存在。殊不知,此时更考验人们的价值选择,人们更要有敬畏之心,更应记得并遵从内心的理智,提升修养。
⑥李云迪18岁就获得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冠军,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但他去年在首尔艺术中心举行的音乐会上演奏时却出现了严重失误。据悉,近两三年来,李云迪参加过的综艺节目、商演活动、社交活动有增无减。很多人能理解李云迪“这一次意外”,却不能接受他娱乐化,商业化气息日重的事实,认为这会影响他的艺术生命。这何尝不是对艺高胆大者的一个警示。
⑦《疯狂动物城》中的兔子朱迪,通过自己的努力以高实力成为一名兔子警官,破获动物失踪案后,却在记者会上提到“野蛮化的全都是肉食动物”,同时也提到“DNA”,然后推论出“也许所有的肉食动物都会发狂。”这导致了动物城的大规模混乱。作为一名“艺高”的警察朱迪,那显然不是一位合格的发言人。如果破案能力高超的朱迪能有所畏,自然就不会在记者会上凭借道听途说就妄下结论。
⑧可见,“艺高”者“胆大”会出大事,更何况“艺高”者,并不能保证万无一失,且为专才而非通才。而事物本就是变化发展的,人何以无所畏?
(选自2016年第5期《作文素材》)
13. 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14. 结合第②段文字,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今年3·15曝光的“车易拍”利用易置换和快易拍两个不同的登录端、买家平台和卖家平台的不透明性,截断了卖家和买家之间的信息对称,进而渔利。于是,本以为天衣无缝的技术设置,终究逃不过恢恢“天网”。这即是不畏法律的直接后果。
15. 根据提示,结合文意简述⑤-⑧段的论证思路。
首先提出了“人们更要有敬畏之心,更应记得并遵从内心的理智,提升修养”的观点。
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____________________
16. 第③段能否删去?为什么?
【参考答案】
13. 艺高,亦应有所畏
14. 写出了“车易拍”任意妄为无所顾忌的蛮横嚣张的行事特点,最终是逃脱不了法律制裁的下场,提醒人们,即使艺再高,也应该有所敬畏。
15. (1). 然后列举两个事例,从反面论证没有敬畏之心,不能理智选择的危害。 (2). 最后补充论述艺高者也有局限性,必须有所畏的观点
16. 不能。这里引用孔子、朱熹、方孝孺的名言,从理论上证明“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敬畏文化。”进而阐述艺高者也应该有敬畏之心,说理有力。如果删去,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解析】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的能力。议论文的论点一般是题目或含在第一段中、最后一段中。论点应是作者的观点、是明确的判断、是一个完整的判断句。仔细分析本文,可知标题就是本文的中心论点:艺高,亦应有所畏。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答这类题时一要联系文章内容,尤其是要联系文章的中心论点;二要结合语境,结合上下文揣摩其具体含义。“截断”一词写出了“车易拍”任意妄为无所顾忌的蛮横嚣张的行事特点;“终究”最终是逃脱不了法律制裁的下场。有力地论证了“即使艺再高,也应该有所敬畏”这一中心论点。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就是结合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形式,在理清文章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写出论证的过程。做此类试题,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分析作答。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对于事实论据要作简明概括。本题的论证思路为:首先,提出了“人们更要有敬畏之心,更应记得并遵从内心的理智,提升修养”的观点;接着,列举两个事例,从反面论证没有敬畏之心,不能理智选择的危害;最后,归纳总结,论述艺高者也有其局限性,必须有所畏的结论。
点睛:概括作者思路。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答题时应对各段内容进行准确概括和巧妙串联。语言表述为:先通过……引出论点或分论点,再用……事例或名言加以论述,最后得出……的结论。
【16题详解】
试题分析:考查论据对论证中心论点的作用。文章第三段引用孔子、朱熹、方孝孺等人的具有权威性名言,从理论上证明“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敬畏文化”是道理论证,这种方法使用得当,有很强的论证力量。这里有力地论证了“艺高者,也应该有所畏惧”这一中心论点。采用道理论据使论证具有权威性,论证更有力。如果删去,就不能达到这种论证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