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赵氏孤儿》改编自同名元杂剧,讲述春秋时期,晋国贵族赵氏被奸臣屠岸贾陷害而惨遭诛族之祸,唯一的骨血被托付给门客程婴。危急关头,程婴为了保全赵氏孤儿和全城婴儿的性命,牺牲了自己的亲生骨肉。从此,程婴独自走上了一条漫长的忠义路。
厚重的题材、复杂的人物、深刻的内涵、曲折的故事,跨越千年的时空,舞剧《赵氏孤儿》从人性视角舞尽一个小人物的忠肝义胆。剧中程婴的饰演者胡阳,有古典舞翘楚的美誉,凭借娴熟高超的舞蹈技巧,将其所饰演的角色刻画得 ① 。从孔子到李白,从杜甫到范仲淹,再到《赵氏孤儿》中的程婴,胡阳身上的古风气质 ② ,颇受舞迷喜爱。
该剧的成功还得益于主创团队 ③ 的设计,他们在舞台上表现出凝练写意的极简风格,只用简单却浓郁的灯光和色彩,将沉痛压抑的氛围渲染得十分到位。许多巧思令人称道,比如,在屠岸贾从程婴手里夺走婴儿、残忍地把孩子摔死在冰冷的地面上时,红色的襁褓落地绽开为一团鲜艳的红绸,恰似婴儿迸溅的鲜血,极具视觉冲击力。此后,这团红绸被程婴和妻子分别抱于怀中,随着妻子的渐行渐远,它像是留下了一抹无法弥补的血痕,也像是两人命运的红线就此断裂。
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8.请用整句的形式将文中第一段的故事内容概括出来。(不超过30个字)
19.请简要分析文中画线比喻句的构成和表达效果。
答
17.①入木三分(淋漓尽致) ②深入人心 ③独具匠心(别出心裁)
18.赵氏遭陷害,惨遭诛族祸;程婴受托孤,勇走忠义路。或:赵氏惨遭诛族之祸,程婴勇负托孤之责。
19.答案示例:构成:把“红绸”比喻为“血痕”“红线”。效果: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人物的悲惨遭遇和沉痛的心情,具有强烈的震撼力。
【解析】
17.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语境说角色刻画得深刻、生动、逼真,可填“入木三分”“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强劲。也用来比喻分析问题深刻。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也可形容非常痛快。
②语境说的是胡阳身上的古风气质非常受人喜爱,故可填“深入人心”。深入人心:指理论、学说、政策等为人们深切了解和信服。
③语境说的是主创团队许多新颖的设计与巧思共同促进了这部剧的成功,故可填“独具匠心”“别出心裁”。独具匠心:具有独到的灵巧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的创造性。别出心裁:表示与众不同的新观念或办法;一般用来形容诗文、美术、建筑等的构思设想独具一格,与众不同。
18.本题考查学生选用句式压缩语段的能力。
把握第一段内容,两个主体分别是赵氏和程婴,事件是赵氏被陷害而惨遭诛族之祸,把唯一的骨血托付给程婴,程婴牺牲了自己的亲生骨肉,担起责任。
筛选关键词语。“赵氏”“陷害”“诛族之祸”“程婴”“托付”“牺牲”“忠义路”。
据此整合为“赵氏遭陷害,惨遭诛族祸;程婴受托孤,勇走忠义路”或“惨遭诛族之祸,程婴勇负托孤之责”形式的整句即可。
19.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能力。
句中本体为“它”,也就是前面所说的“这团红绸”,喻体为 “一抹无法弥补的血痕”以及“两人命运的红线”,比喻词是“像”。
作者之所以运用这两个比喻,是为了形象地展现婴儿之死给程婴和妻子造成的无法弥补的伤痛,以及夫妻二人命运就像红绸裂开一样无法挽回,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人物的悲惨遭遇和沉痛的心情。运用这两个比喻,形象逼真,化抽象为具体,直击人心,能引发读者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