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厚群的童年和少年在颠沛流离的逃难中度过。直到新中国成立,到处呈现出一片 ① 的新气象,这令陈厚群无比兴奋和激动,由此“对新中国,新生活充满了无限憧憬和向往、无比热爱和兴奋”。
在莫斯科动力学院留学期间,陈厚群有幸在莫斯科大学大礼堂亲耳聆听了毛主席“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的著名讲话。毛主席的话语里充满亲切的关怀,寄托了殷切的期望,陈厚群听了讲话,毕业后授身祖国建设、科技报国的初心更加坚定了。以全优成绩毕业的陈厚群婉谢导师挽留,返回祖国。从此,他的人生与祖国的江河湖海紧紧相连。
历经60多年探索,陈厚群创建了国内外唯一一个集理论、分析和设计为一体的高坝抗震学科和人才培养体系。1995年,63岁的陈厚群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对于如此崇高的荣誉,他深感责任之重。“我深知自己虽已是花甲之年,但当选之日就是一个新起点,决心 ② 以不辱使命,不负厚望。”2011年,79岁的陈厚群出任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能亲身参与到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中,并贡献一份 ③ ,我感到十分荣幸。”陈厚群说。也就是在这一年,他荣获国际大坝委员会终身荣誉奖。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成语。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
19. 请将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改成一个单句,要求能够与前句衔接紧密,并突出毛主席的讲话对陈厚群的影响。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0. 文中三处直接引用陈厚群话,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
18.①.欣欣向荣 ②. 再接再厉 ③. 微薄之力
第一空:依据“新中国成立”“新气象,这令陈厚群无比兴奋和激动”推断呈现出的是生机勃勃、繁盛的景象,故可填写“欣欣向荣”。“欣欣向荣”:指草木长的茂盛,生机勃勃的样子;后用于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的景象。
第二空:依据“新起点”“不辱使命,不负厚望”推断他决心应该继续奋斗和努力,故可填写“再接再厉”。“再接再厉”: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
第三空:依据“参与到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中”“我感到十分荣幸”等谦虚的说辞,推断谦虚地说自己的贡献单薄,故可填写“微薄之力”。“微薄之力”:指微少单薄的力量,一般泛指是对某件事出了力或者是钱物的谦虚之词
19. 这亲切的关怀、殷切的期望,更加坚定了他毕业后投身祖国建设、科技报国的初心。
20. ①忠实于陈厚群的原话,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现场感。
②彰显了陈厚群爱国和爱岗的情怀,为事业奉献终身、矢志不渝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