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从前《诗经》的作者写作诗歌,是为了抒发感情而创作作品;后来的辞赋家写作辞赋

2023-04-22 21:31超越网

从前《诗经》的作者写作诗歌,是为了抒发感情而创作作品;后来的辞赋家写作辞赋,是为了创作而故意造作感情。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呢?因为《诗经》的产生,是由于诗人心中蓄积了愤懑不平之气,因而吟唱出来,用以讽劝那些在上位的人,这就是为了抒发感情才创作文艺作品。后代辞赋家之流,胸中本来没有感情郁结,却随意施展夸张文饰的手法,借此 ,这就是为了创作才造作感情。
为了抒发感情而写的作品,语言简练而真实;为作文而造作感情的作品,文辞繁杂且空泛失真。可是后来的作者却 ,采用浮泛的语言,忽视真情实感,抛弃了古代《诗经》的传统,效法近世辞赋的弊病,因此表现真实感情的作品日渐稀少,片面追求词藻华丽的篇章却越来越多。有人热衷于 ,却空泛地吟咏田园的隐居生活;心里老是牵挂着繁忙庸俗的政务,却空洞地描述尘世之外的情趣。真情实感没有一点,写的跟想的恰好相反。桃李从不自夸,人们自然会在树下踩出一条条小路,那是由于枝头有果实存在。相传男子种出的兰花不能发出幽香,那是由于他们没有细腻的感情。像草木那样微小的事物,尚且要依赖感情依靠果实,何况文章,更应把抒情述志为本。写的作品与自己的心志完全相反,这样 的作品难道值得效法?
18. 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沽名钓誉 矫揉造作 高官厚禄 舍本逐末
B. 欺世盗名 虚张声势 好大喜功 舍本逐末
C. 欺世盗名 矫揉造作 高官厚禄 背道而驰
D. 沽名钓誉 虚张声势 好大喜功 背道而驰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结合语境加以修改,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20. 下列诗句中,不是描写雪景的一项是( )
A.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 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C.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D.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答案】
18. A
19. 修改为:像草木那样微小的事物,尚且要依靠果实依赖感情,何况文章,更应以抒情述志为本。
20. C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能力。
第一空,“沽名钓誉”,比喻故意矫情做作,用手段猎取名声或赞誉。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欺世盗名”,欺骗世人,窃取名誉。从前文“后代辞赋家之流,胸中本来没有感情郁结,却随意施展夸张文饰的手法”可知,此处填入成语是指用手段猎取名声或赞誉。应使用“沽名钓誉”。
第二空,“矫揉造作”,形容装腔作势,极不自然。“虚张声势”,指大造声势,借以吓人。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从后文“采用浮泛的语言,忽视真情实感”可知,填入成语是形容装腔作势,应用“矫揉造作”。
第三空,“高官厚禄”,泛指职位高,待遇优。“好大喜功”,比喻一切脱离实际,一心只想做大事、贪大求功的浮夸作风。从后文“却空泛地吟咏田园的隐居生活”可知,与“吟咏田园的隐居生活”相反的做法就是贪图官位,应填入“高官厚禄”。
第四空,“舍本逐末”,放弃根本的而追求枝节的,后用以比喻轻重主次颠倒,做事不从根本的、主要的问题着手,而只在细枝末节上用力气。“背道而驰”,朝着相反的方向跑,比喻行动方向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完全相反。从前文“尚且要依赖感情依靠果实,何况文章,更应把抒情述志为本”可知,此处填入的成语是形容有些文章没有以抒情述志为本,而是追求其他的不重要的写作特点,应该填入“舍本逐末”。
【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
语序不当,应先“依靠果实”,再“依赖感情”,和上文相照应。
搭配不当,“更应把……为本”应改为“更应以……为本”。
故正确表述为:像草木那样微小的事物,尚且要依靠果实依赖感情,何况文章,更应以抒情述志为本。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描写内容的能力。
A.诗句的意思是:雪下得非常突然,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上的梨花盛开一般。描写的是雪景。
B.诗句的意思是:该不是天上的神仙狂醉,胡乱把洁白的云彩揉碎。描写雪花飞舞。
C.词句的意思是: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卷起千堆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白色的浪花比作雪。
D.“万里雪飘”一句点明描写的是雪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