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贵在坚持,久久为功。马克思终生勤奋读书,视读书为生命,无论生活再贫苦困顿,都始终不忘读书,常废寝忘食,焚膏继晷,最后长眠于书桌上。毛泽东从少年开始就好学不倦,博览群书,爱读书习惯保持了一生,临终前几个小时还在读书。他们都是坚持读书的楷模。他们都令人____①____。遗憾的是,另外一些人读书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高兴时读几页,郁闷时束之高阁;闲暇时翻几篇,工作一忙就忘到脑后。这样的读书态度,心猿意马,一曝十寒,很难有所收获进益。有鉴于此,读书也要持之以恒,长流水不断线,日积月累,____②____,方可读出收益,读出效果。
全民阅读,要加强引导,让大家多读好书,多读经典。人生如白驹过隙,书籍却____③____。为提高生命的知识含量和学习效率,我们就一定要多读经典,以便在有限时间获取更有价值的知识。多读经典,于个人而言,可以受熏陶、明事理、广见识,善莫大焉;对社会而言,则可教化民众,端正风气,加强全民族精神文明素质,对于我们正在打造的书香社会更是功德无量。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第一段主要用了哪两种论证手法?请指出使用的论证手法并作简要分析。(4分)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答
18. 高山仰止 水滴石穿 浩如烟海
19.论证手法:举例论证与对比论证。(2分)举例论证:举马克思与毛泽东勤奋读书、坚持读书的例子证明“全民阅读贵在坚持,久久为功”的观点。(1分)对比论证:将马克思、毛泽东坚持读书的行为与另外一些人一曝十寒的读书行为进行对比,得出“读书也要持之以恒,日积月累,方可读出收益,读出效果”的结论。(1分)
20.多读经典,于个人而言,可以广见识、明事理、受熏陶,善莫大焉;对社会而言,则可教化民众,端正风气,提高全民族精神文明素质,对于我们正在打造的书香社会更是功德无量。
(原文有两处语病,第一处是“受熏陶、明事理、广见识”语序不当,应为“广见识、明事理、受熏陶”,第二处是“加强”与“素质”搭配不当,应将“加强”改为“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