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衣食住行”以“衣”居首。中国人自古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但是,要和衣服比上一比的话,饮食还是稍逊一成。“衣冠之治”是我国“衣冠”文化的核心要义。我国古代服饰是民族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中国的礼仪中,服装处于一个很高的位置。这点,我们可以从一些词语中看出,比如说“衣锦还乡”“两袖清风”等等,又如皇冠的“蔽明、塞明”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的古训在帽子上的具体形象。子路垂死不忘结缨,苏武流亡不改汉服等,都用衣冠来体现品格气节。这些都表明了∶服饰在中国不仅有它原本的功能,还有象征国家的权力、表达一个人的品质、凝结一个民族团结的作用。
“衣冠之治”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它通过人们的衣服配饰穿戴,来进行对社会的管理与教化。现代人穿衣,只要经济条件许可,想穿什么就穿什么。但是,在古代,则没有如此自由,上至皇帝官员,下至平民百姓,着装大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官职、爵位不同,可以穿着的服饰也不同,由此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中国封建社会独特的伦理身份标识。
民国初掀起洋装热。虽然,这有利于中西方服饰文化的交流,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太大,中国人穿洋装则有诸多不便,可是,又想穿洋装,该怎么办呢?于是,前人就让洋装“入乡随俗”,在这样的背景下,旗袍和中山装由此诞生了。如中山装在西装的基础上,把领子改为了立翻领,在衣服的正面有四个口袋,即为我们最为耳熟的“礼义廉耻”。它不但标志着做人的基本原则,也代表了传统儒家的思想文化。由于它不分等级尊卑,人人可穿,配饰也是任由个人喜好搭配,因此,霎时间就风靡了各个阶层。中国的服饰,也在这时候走上了自由搭配的道路,从此,开启了中国服装的新纪元。当今不再有封建阶级等级观念,衣冠不再代表身份地位。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人们的生活方式渐渐趋同。如何在保留中国“衣冠文化”核心思想的基础上,保留我们民族的服饰特点,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摘编自凤凰网《中国人为何认为“穿衣”比“吃饭”重要?》)
材料二∶
自古以来,治国之道就有“法治”与“礼治”之争。法家认为治理国家要靠严刑峻法,而孔子认为∶“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秦始皇建立的第一个中央集权、重视法治的王朝二世而亡了,原因何在贾谊认为是严刑酷法、不重礼治的结果。贾谊还重提先秦的礼、法之争,认为礼的作用是“禁于将然之前”,也就是防患于未然法的作用则是“禁于已然之后”,即惩罚犯错误者。西汉的思想家们几乎都反对秦政,而希望回到孔子的礼治路线上去。汉武帝“独尊儒术”后,也被此后的历代政府所沿用。
群体相处的基本要求是彼此的和谐相待与分工合作。《礼记》开篇第一句话便是“毋不敬”。“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就像是月亮的盈亏,谦虚自守,尊重他人就能受益,否则就会付出代价。平等、博爱是西方人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著名口号,其实在《礼运》篇里,孔子就把“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作为人类社会的终极目标。人是有丰富情感的动物,人们对于事物的反应,往往不是太过,就是不及。因此人的情感需要道德理性的修正和调适,要懂得一点儒家的“中庸”之道,把握好度。《礼记》还说∶“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礼是指礼节,尚是注重的意思,礼尚往来所崇尚的是彼此有礼,互相尊重。下课铃声一响,大家都站了起来,师生互相致敬,并不是要求对老师特别尊敬,只是希望由此培养恭敬之心,在学校尊敬老师,回到家里尊敬父母,将来工作了,尊敬领导和同事。你这样做了,才可能得到大家的尊重,然后"我敬人人,人人敬我”。
可以说,离开了礼来谈中华文明,则无从谈起。中国之外,全世界再也找不到第二个色彩如此鲜明的原生文明。中华民族将实现伟大复兴,需要民族精神的引领。两方人的礼是礼节、仪式,中国人说的礼则无所不包,与西方人说的文化相仿,这是彼此的相通之处。事实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传统礼乐文明不是沉重的历史包袱,更不是糟粕,其中蕴藏着宝贵的精神财富,其精华完全可以为我们的时代所用。
(摘编自彭林《礼∶中国文化的“核心元素”》)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虽然“民以食为天”,但在“衣食住行”中,“衣”却排在了首位,可见,在中国人看来,“穿衣”比“吃饭”更重要。
B.“服此服而思其理”,古人赋衣冠以道德伦理、身份地位、品行情操等诸多涵义,使之成为封建伦理政治的图解和符号。
C.“衣冠之治”是通过服装穿戴进行道德教化,进行社会管理,这是中国传统社会特有的维护封建等级秩序的统治方略。
D. 近代的服装改革,保留了我们民族的服饰特点。这既关照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又反映出人们生活方式渐渐趋同的趋势。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礼治”“法治”之争源自后世对秦政重“礼”还是重“法”的认知差异,从而有了对“礼治”与“法治”优劣的比较。
B.孔子认为“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可见,在孔子眼中,治理国家,法治是末,礼治是本。
C.贾谊认为礼治可以防患于未然,而法治可以罚其罪于后,所以他在《过秦论》中指出,秦攻守天下都应该施行仁义之道。
D.人的情感要把握道德理性的分寸,“满招损,谦受益”的理念及西方平等、博爱的思想都验证了“中庸”之道的正确性。
3.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主要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在中国古代,改朝换代都要改正朔,易服色,衣冠服饰上升到关乎国运兴亡的地步。
B. 古代把士大夫称为“衣冠”,当官的理想是“衣锦荣归”等,说明服饰衣冠之重要。
C.孙中山提出服装现代化理念与制作服装的四原则,结束了“衣冠之治”的传统观念。
D.我国许多少数民族虽然生活条件一般,但他们民族服饰却十分精美繁复,令人惊叹。
4.两则材料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指出并举例说明其论证目的。(4分)
5.材料二末尾认为传统礼乐文明的精华可以为我们的时代所用,这一观点既符合当前中国治理的原则,也对国际关系处理有所启示。请结合材料,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4分)
答
1.D(3分)“又反映出人们生活方式渐渐趋同的趋势”时空错位,人们生活方式渐渐趋同是当今世界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趋势,不是近代服装改革时期的特点。
2.B(3分)A文意理解错误,"礼治""法治"之争自古就有,且秦政重"礼"还是重“法”,没有认知差异;C“秦攻守天下都应该施行仁义之道”错误,《过秦论》的观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认为攻天下可以凭借法治与暴力,守天下应该施行仁义;D“平等、博爱”思想与“中庸”之道无关。
3.C(3分)本题选项来自文外材料,要求理解其思想要点,并与材料观点做比较。ABD三个选项符合材料一“衣冠之治是我国衣冠文化的核心要义”的主要观点。C选项是说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开始"淡化"衣冠文化的事实,与材料一主要观点相反。
4.①举例论证∶用子路、苏武的故事,论证服饰中蕴含的文化意义。
②对比论证∶比较“礼治”与“法治”的不同论证其优劣。(或∶古人与今人穿衣的对比,论证古代用服饰进行社会管理与教化)
③引用论证∶引用《礼记》“礼尚往来”,讲述彼此有礼、互相尊重的道理。
④比喻论证∶以月亮的盈亏比喻"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
(共4分,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每点中,论证方法1分,举例概括论证目的1 分,举其他例子解说正确也可给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5.①在国家治理上,既要“法治”,又要“礼治”,让两者相辅相成。我国一方面提倡“依法治国”,一方面弘扬传统文化,让“礼的精华”为中国实现伟大复兴所用。②在国际关系处理上,国与国之间应该遵循中国“礼治”精神,国家之间和谐共生,实现“天下大同”。这是应对当前动荡不安的世界局势的文化思想支持。(共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