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找到源头,才能解决“写什么”的问题。青年孙犁的经历,就是对创作之源的探寻。1937年,卢沟桥事变激发了全民族的抗日决心,中国人民______,抵御外侮。此前一直苦苦求索个人道路的孙犁,也投入到抗战中来。
参与编选《冀中一日》,对孙犁文学观的形成起到很大作用。1941年,冀中抗日根据地发起了一场名为“冀中一日”的大规模群众写作活动,鼓励大家用日记的方式讲述同一天的故事。大约十万军民参加了征文活动,规模之大、参与人数之多、普及面之广,这是一个______
的创作活动。征文委员会将各地送来的稿件装在麻袋里、摞在大车上,一路拉着打游击。孙犁作为编辑,参与了稿件遴选和结集出版工作。这一过程让他深受触动。从踊跃来稿中,他看到了人民“对一切进步现象寄托无限的热爱和拥护”,明白了真正的写作就是要写人民的生活和感情。这次征文对文学工作者是一个“大刺激、大推动、大教育”,“在《冀中一日》照射之下,许多人感到自己的文章________,与人民之生活、人民之感情距离之远”。经历的抗战时期,坚定了孙犁为人民写作的立场,也密切了他与人民的联系。他与人民一同生活、一同战斗,冀中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参战的英勇深深打动了他。孙犁说∶“善良的东西、美好的东西,能达到一种极限,在一定的时代、一定的环境,可以达到顶点。”在战争的极端环境下,英勇的农民身上闪耀着善与美,迸发出朴素的崇高和伟大。孙犁饱含敬意,把军民的抗战故事写到《荷花淀》《芦花荡》等作品中,用文字记录人们的生活与斗争,讴歌其无畏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心。这些作品凭借对战争的独特书写立于世界反法西斯文学之林。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19.孙犁的语言极具特点,请结合《荷花淀》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特点和表达效果。(4分)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地方有语病,请修改。(4分)
答
18.①同仇敌忾(万众一心)②前所未有(盛况空前)③空洞无物(言之无物)
评分细则∶3分。每空1分,符合文意且书写正确,即可。
19.孙犁的小说,称为诗体小说,语言淡雅清新,善于以质朴自然的语言,准确而鲜明地表现事物的特点的自己的观点。文中以短句形式,表达观点朴素而鲜明,给人耳目一新而印象深刻,与他作品的语言一样诗化而优美。
评分细则∶4分。孙犁作品语言特点,2分;文中画线句子特点1分,效果1分。大意即可。
20.抗战时期的经历,密切了孙犁与人民的联系,也坚定了他为人民写作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