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城市文学——真情描绘宜业宜居的美好家园》阅读答案-张鸿声

2022-10-26 15:49超越网

城市是现代化生活的重要载体。紧跟城市发展步伐,城市文学成为新时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城市文学聚焦城市建设、居民生活和城市中各行各业人物,内容主题丰富多彩,创作手法日益多元,作品数量不断增加,并且不断探索适应新媒介新受众的新形式新体裁,以城市为取景框记录蒸蒸日上的中国社会,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经验值得总结。
不同的历史、地理、人文条件造就了不同的城市,也塑造了其各具特色的文化品格,书写城市历史文化,成为城市文学的重要向度。与乡村相对恬静的生活不同,城市总是与忙碌、效率以及改变相关,城市变迁中有深刻的历史和文化烙印。近年来,一批文学作品聚焦历史文化名城,用纵横捭阖的笔法、跨越千年的视角描绘城市大历史。邱华栋《北京传》从西周时期写到21世纪的现代化北京,在记述不同历史时期城市风貌的同时,深入思考城市文化作者始终将北京的城市演变与人的内心世界相交融,以一个在场者的身份,穿梭于大街小巷找寻城市文化名片。
一座城市的文化品格在历史中形成,滋养着在这里工作生活的人们。江南城市的细腻雅致、北方城市的粗犷豪放,都给城市文学带来独特质地,为人物描写提供独特视角。迟子建《烟火漫卷》中,主人公刘建国对自己身份的追问,也是对哈尔滨城市品格的追问,折射出“冰城”哈尔滨坚韧的城市文化内涵。
文学关注人与世界的关系,城市文学也不例外,致力于表现城市纷繁多彩的日常生活。城市生活方式的多元化与开放性,为文学叙事提供了广阔的表现空间。城市文学以探向现实的笔触和塑造奋斗者的笔调,既呈现着城市生活的五光十色、光鲜动人,也描摹出普通人不凡的奋斗历程和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
新时代城市文学走出西方城市文学过度个人化的幽暗峡谷,突出表现真善美。作家徐则臣主张小说回到最基本、最朴素的立场,完成好小说的基本面——语言、故事、结构、意蕴,以及真诚的艺术表达、他的城市书写就以故事的用心架构和情感的真诚观照见长。短篇小说集《北京西郊故事集》中,作者以温情关怀的笔触探入城市,探入人物,写他们的希望与奋斗、温暖与坚强,这样的文学作品在人与城的双向互动中,塑造典型人物,写活时代精神。城市奋斗者的故事被嵌入广阔的社会图景中,成为城市生活机遇与挑战并存,潜能与磨砺俱在的生动写照,超越个人化叙事而具有普遍的情感力量。
我国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的火热现实,召唤着报告文学跟进记录。何建明《浦东史诗》用浦东故事反映改革开放伟大壮举,描绘中国波澜壮阔的现代化进程。有的作品并不直接书写城市,但写作对象与城市建设密切关联。如《中国力量:高铁正在改变中国》记录高铁建设,礼赞国之重器,展现城市互联互通的新气象。
城市是人们宜业宜居的美好家园。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为新时代城市文学提供了广阔书写空间,在城市治理越来越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今天,期待更多城市文学作品紧跟时代脚步,用一座座城的故事凝聚奋斗力量,展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时代华章。
(摘编自张鸿声《城市文学——真情描绘宜业宜居的美好家园》)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时代城市文学内容丰富,手法多元,以城市为取景框记录社会,取得了创新性发展的经验。
B.不同的城市有其不同的文化品格,这不仅由城市的历史、地理造就,也由城市文学决定。
C.我国新时代城市文学与西方城市文学不同,前者突出真善美,后者过度强调个人化色彩。
D.新时代城市文学的创作,既有直接书写城市的作品,也有间接书写城市的作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直入话题,指出了新时代城市文学的特点,起到了总领下文内容的作用。
B.文中主要从城市文学所体现的城市的历史及文化品格、日常生活、典型人物等方面进行了论证。
C.文章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大量运用事例,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大大增强了说服力。
D.文末总结全文,又展望未来,期待未来有更多能体现时代华章的新时代城市文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文体已然成为了我国新时代城市文学中一种适应新媒介新受众的新形式新体裁。
B.城市文学之所以能体现城市变迁的历史和文化,是因为城市生活方式的多元化与开放性。
C.城市文学往往书写普通人不凡的奋斗历程和精神力量,所写人物越普通就越有意义。
D.徐则臣主张新时代城市文学要在完成小说基本面和真诚的艺术表达上下功夫,写活时代精神。


1.B 【解析】B项,“也由城市文学决定”分析错误。根据文中“不同的历史、地理、人文条件造就了不同的城市,也塑造了其各具特色的文化品格。书写城市历史文化,成为城市文学的重要向度”的信息可知,城市文学并不等同于人文条件,更不能决定城市的文化品格,只是反映城市的文化品格。
2.C 【解析】C项,“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分析错误,从文章内容来看,文章的事例都是从正面进行论证,没有从反面进行论证。
3.D 【解析】A项,“小说文体已然成为了我国新时代城市文学中一种适应新媒介新受众的新形式新体裁”理解不当,根据原文第1段,“并且不断探索适应新媒介新受众的新形式新体裁”的主语是新时代城市文学,且这里只是说要探索新形式新体裁,并没有指出小说文体是一种新形式新体裁。B项,因果不当。根据原文第4段可知,“城市生活方式的多元化与开放性”只是“为文学叙事提供了广阔的表现空间”,而不是“城市文学能体现城市变迁的历史和文化”的原因。C项,“所写人物越普通就越有意义”分析不当,根据原文第5段“这样的文学作品在人与城的双向互动中,塑造典型人物,写活时代精神……超越个人化叙事而具有普遍的情感力量”的信息可知,应是“塑造典型人物”,而不是“越普通就越有意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