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今宵,告别今宵,无论新友与故交,明年春来再相邀,青山在,人未老……”将时代的芳华与历史的足迹汇于笔下、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留下生长在内心深处的常青记忆的乔羽先生逝去了。他的歌里,既有微观生活的印记,也有宏观祖国的身影。
乔羽的创作一直遵循着“朴朴素素好”的理念,不写不接地气、来自 ① 的华丽词句,只将独属于国人的美好揉进每一句简单、活泼、隽永的歌词里。在他心中,歌词创作不是什么高高在上的锦衣美事,其实就是寻常人家一日 ② 的家常饭,或者是虽不宽敞却也温馨的小小院落。
乔羽曾深情表示:“吾辈虽说不上伟大,但我们都应当是祖国的赤子,没有理由不热爱祖国。”出于对祖国的赤子之心,乔羽将不同时代中国人的生活写成了歌,而每个人的生活里都有祖国。这份情感和记忆,就像一条大河缓缓流过:每一个人,都可以在乔羽的歌词里看到祖国,看到山河,看到生活,看到童真,看到炊烟袅袅,也看到江河奔涌、星空璀璨。
乔羽一生 ③ ,创作了千余首歌,他始终把浓烈的情感深深种在真挚的词汇中,用最平凡的笔触书写时代的激荡奔涌与细水长流。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请将文中划波浪线的一个长句改写成带有转折关系的几个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答
18. ①空中楼阁;②不可或缺;③笔耕不辍
19.乔羽先生逝去了,但他将时代的芳华与历史的足迹汇于笔下,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留下了常青的记忆,这些记忆生长在人们的内心深处。
20.①将“这份情感和记忆”比作“一条大河”,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乔羽作品带给人们情感的深沉绵长。②以“看到”这一相同语素构成排比句式,从“看到”的各类对象写到温馨壮丽的画面,句式整齐,节奏鲜明,语势连绵,深刻表达了乔羽作品的巨大感染力。(每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