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日本侵略军占领越南后,频繁轰炸昆明。一幕幕① 的场景,是他今生不曾抹去的痛。王希季怀揣“多学知识、振兴民族工业,以此救国”的决心,在20世纪40年代末,以优异成绩考入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就读于动力与燃料专业。
1950年初春,29岁的王希季拒绝了美国数个电厂待遇优厚的工作邀请,踏上了驶回祖国的邮轮。当这位踌躇满志的年轻人仰望太平洋上空的满天星斗时,他怀揣着“建立大电厂,解决中国工业发展的根本问题”的理想,他或许没有想到十年后,由他主持研制的中国首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将刺破浩瀚苍穹。
王希季说:在太空这个世界各国争夺的新领域,中国不仅要有②,更要扩大到一片之地。为国家需求,他多次转行,在探空火箭、返回式卫星、载人航天等领域完成了多项首创工作,为祖国航天事业打好了地基。③ ,志在千里。如今,已经101岁高龄的王希季,仍在为我国航天事业作贡献,关心着“中国制造2025”,研究着“互联网十航天”的新项目。王希季用一生的奉献,践行了他的誓言:我愿做太空的铺路石!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人恰当的成语。(3分)
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一个长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4分)
答
18.示例:①惨绝人寰②一席之地③老骥伏枥(每空1分)[解析]①惨绝人寰,人世上还没有过的悲惨。形容惨痛到了极点。此处形容日本侵略军“频繁轰炸昆明”而形成的“抹不去的痛”,可以用“惨绝人寰”。惨不忍睹、惨不忍闻也可得分。②一席之地,指极小的一块地方或一定的位置。在太空领域争夺,中国首先应该有一个位置,再扩大,可以用“一席之地”。③老骥伏枥,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但仍有雄心壮志。形容“志在千里”“已经101岁”的王希季,可以用“老骥伏枥”。
19.示例:在20世纪40年代末,怀揣“多学知识、振兴民族工业,以此救国”决心的王希季以优异成绩考人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后就读于该校动力与燃料专业。(4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解析]首先,确定主语——王希季;其次,确定谓语,语段的中心意思,是王希季到国外求学,所学专业应作为重点,故而定为“就读于该校动力与燃料专业”;最后,把“决心”变成定语,把“考入学院”变成时间状语。
20.构成:①本体是“我”,即把一生奉献在航天领域的王希季,喻体是“太空的铺路石”。②“铺路石”的意思是像铺路石一样,默默无闻地承受压力,点明了本体与喻体之间不屈不挠、甘于奉献的相似性。表达效果:③王希季在载人航天等领域完成了多项首创工作,为祖国航天事业打好了地基。④这个比喻句,表现了王希季虽然在航天领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却不居功自傲的高贵品质。(每点1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