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材料一:人类的知识,虽说千门万户,浩瀚无涯,扼要讲,可以分为两大类

2022-09-27 18:39超越网

材料一:
人类的知识,虽说千门万户,浩瀚无涯,扼要讲,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属于自然的,一是属于人文的。整个世界一切现象,也不外乎这两大类。自然指的是属于人以外的一切,人文指的是属于人类社会本身的一切。当然人生亦是自然中一部分,但我们站在人的立场,应该看重人生自己的地位,所以我们将整个世界分为自然、人文两大类,也并无不合自然处。因为此两大对象之不同,我们求获关于此两大类的知识的方法也不同。据常识讲,自然开始是没有生命的,纯物质的,后来慢慢儿在自然中间产生了生命,慢慢儿又在生命中间产生了心灵。从有了心灵,才又产生了历史。我们研究自然科学,最基本的应该先懂得数学与几何,这些都是属于抽象的,只讲数量与形式,这是一个本身空洞而又能概括一切的学问。然这是只对自然科学而言是如此的。若我们讲到人文科学,则不可能拿数学、几何的数量形式来概括,应该把人生已往一切实际而具体的经验综合到几个可能到达的最高点,这就成为历史知识了。所以历史是研究人文科学一种最基本的学问,正如数学与几何之对于自然科学般。
试进一步再详说历史的内容!历史是什么呢?我们可以说,历史便即是人生,历史是我们全部的人生,就是全部人生的经验。历史本身,就是我们人生整个已往的经验。至于这经验,这已往的人生,经我们用文字记载,或因种种关系,保存有许多从前遗下的东西,使我们后代人,可以根据这些来了解,来回头认识已往的经验,已往的人生,这叫作历史材料与历史记载。我们凭这些材料和记载,来反看以往历史的本身,再凭这样所得来预测我们的将来,这叫作历史知识。所以历史该分三部分来讲,一为历史本身,一为历史材料,一为我们
所需要的历史知识。
如果我们要把已往整个人生的全部经验,完全地记录保留下来,这是不可能的事。人生很繁复,又是很遥远,过去的一去不留了,我们能凭什么方法,把已往的全部人生保留下来、
记录下来呢?这既不可能,也是不需要。我们只求在已往人生中,择其特别重要的,保留记载,使我们得根据这套保留和记载,来了解过去的经过,那就已够了。然而这也依然极艰难,这需有一套精卓的技术。第一先要能观察,能观察然后能记载。正像一切自然科学者,也先从观察开始,才能有所记录的。
我们研究历史,既是包括人生的一切经验,我们该先懂得运用某一套的眼光来观察,然后才能得到某一种了解。了解以后才能开始有记载。如我们没有一套观察人生的修养,也就无法了解此人生,即就不可能将人生的一切恰当地记载了。我们根据这一点来讲,可见史学
不仅是在保留人类已往的经验,而实际是要观察了解全部的人生,来求得其中的意义和价值,
然后才能成为一种恰当的历史记载。史学正是保留人生经验,发挥全部人生中的重大意义和
价值,以传诸后世,使后世人能根据这一番经验,来作为他们人生的一种参考和指导的。所
以我们可以说,历史是人生全部经验的总记录和总检讨。
(摘自钱穆《史学精神和史学方法》)
材料二:
不可否认,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与中国传统史学在历史观上是冲突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先驱李大钊批评旧史学为神学的、退化的历史观所支配。翦伯赞将传统的历史观归结为神学史观和玄学史观,认为这种神学史观构成了观念论者历史理论的根源,从这一根源上又形成
了玄学史观。玄学史观与神学史观本质相同,根本出发点都是“以观念构成的历史来代替具
体的现实历史”。在旧史观主导下撰著的史书以阐扬儒家伦理观念为指归。中国旧史学被称
为“伦理学的史学”。一则传统历史学成为对儒家伦理观念的注解,而非对实际历史的呈现:二则这种儒家式家族伦理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伦理格格不入。
传统历史观中还贯穿着帝王本位思想。曾参与范文澜主持的《中国通史简编》撰写的金
灿然指出,“注重个人,尤其是帝王的丰功伟业、言论行为,忽视广大群众的活动”是“封建的历史学”的缺点之一。这种批判承袭了晚清“新史学”斥君史倡民史的主张而有进一步的发挥。再者,大汉族主义也是中国旧史观的一大偏弊。吴玉章批评旧史普遍“以汉族的历史为中国的历史”。吕振羽的《简明中国通史》表示“尽可能照顾中国各民族的历史和其相互作用,极力避免大民族中心主义的观点渗入”。不过,传统华夷之辨并未从马克思主义史家笔下消失,而是转化为民族主义,主要是对民族气节的伸扬。范文澜在《大丈夫》中表彰民族英雄、在《中国通史简编》中痛斥秦桧、范文程、洪承畴等的投降主义,即是一个典型。中国古代史家中也有少数人能够超越时代的局限而接近于科学的历史观。司马迁、刘知幾和王夫之被视为其中的代表。不过,这种不囿于旧观念的传统史家毕竟是凤毛麟角。
(摘编自陈峰《传统史学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范式的构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类知识分为自然的和人文的两大类,但由于人属于自然,所以两大类别存在着包含交叉关系。
 B.研究自然科学,要从抽象的数量和形式开始,而研究人文科学,则应从实际而具体的经验开始。
 C.由于为落后的历史观所支配,中国旧史学成为了“伦理学的史学”,不能呈现具体的现实历史。
 D.马克思主义史家反对大汉族主义,但并不抹杀华夷之辨,而是转化为民族主义,伸扬民族气节。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汉书》《明史》这些历史典籍并没有记载历史的全貌,而是选取了作者认为特别重要的内容,判断重要与否的标准与作者的观念相关。
 B.如果没有一套观察的“眼光”,就无法了解及恰当地记录历史,如果“眼光”落后,也会出现了解和记录的偏差,传统历史观就是如肚。
 C.有人提出岳飞不是民族英雄,因为他所抗的“金”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宋金战争是民族内部矛盾。这一观点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史学观。
 D.司马迁将战败的项羽写入《史记·帝王本纪》,同时也记载了诸多小人物真实的生活状态,打破了帝王本位思想,表现出科学的历史观。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清代过珙认为烛之武能说服秦伯全在“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两句,先令人气平了一半,然后迂回曲折,句句刺进秦伯心窝里。
 B.班固批评司马迁“论是非颇谬于圣人”,他则“唯圣人之道然后尽心焉”,于是《汉书》承袭《史记》的内容,却修改了其中的观点。
 C.《红楼梦》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四百八十多人,来自各个阶层,所以《红楼梦》被誉为一部直观呈现中国古代社会百态的史诗性著作。
 D.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对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提出了批评,他认为不能离开人的欲望来空谈天理,天理即在人欲之中。
4.“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请结合材料一的观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5.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史学观?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4分)
 

1.A
【解析】
A项,材料一第一自然段中,“人类的知识,虽说干门万户,浩瀚无涯,扼要讲,可以
分为两大类:一是属于自然的,一是属于人文的。”“当然人生亦是自然中一部分,但我们站在人的立场,应该看重人生自己的地位,所以我们将整个世界分为自然、人文两大类,也并无不合自然处。”由此可见,A项中“但由于人属于自然,所以两大类别存在着包含交叉关系”于文无据,所以A项错误。
B项,材料一第二自然段中,“我们研究自然科学,最基本的应该先懂得数学与几何,这些都是属于抽象的,只讲数量与形式,这是一个本身空洞而又能概括一切的学问”,可见B项中“研究自然科学,要从抽象的数量和形式开始”正确:“若我们讲到人文科学,……,应该把人生已往一切实际而具体的经验综合到几个可能到达的最高点,这就成历史知识了。所以历史是研究人文科学一种最基本的学问,正如数学与几何之对于自然科学般。”可见B项中“研究人文科学,则应从实际而具体的经验开始”正确。所以B项正确。
C项,材料二第一自然段中,“中国马克思主义先驱李丈钊批评旧史学为神学的、退化的历史观所支配。”“玄学史观与神学史观本质相同,根本出发点都是‘以观念构成的历史来代替具体的现实历史’。在旧史观主导下撰著的史书以阐扬儒家伦理观念为指归。中国旧史学被称为‘伦理学的史学’。”所以C项正确。
D项,材料二第二自然段中,“大汉族主义也是中国旧史观的一大偏弊。”“不过,传统华夷之辨并未从马克思主义史家笔下消失,而是转化为民族主义,主要是对民族气节的伸扬。”所以D项正确。
2. D
【解析】
A项,材料一第四自然段“如果我们要把已往整个人生的全部经验,完全地记录保留下来,这是不可能的事。”“我们只求在已往人生中,择其特别重要的,保留记载,使我们得根据这套保留和记载,来了解过去的经过,那就已够了。”由此可见,钱穆认为历史是史学家选择特别重要的内容加以记载。材料二第一自然段“在旧史观主导下撰著的史书以阐扬儒家伦理观念为指归。中国旧史学被称为“伦理学的史学”。一则传统历史学成为对儒家伦理观念的注解,而非对实际历史的呈现;二则这种儒家式家族伦理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伦理格格不入。”可见,旧史学之所以沦为对儒家伦理观念的注解,根本原因是受到旧史观的主导。所以A项正确。
B项,材料一第五自然段“我们该先懂得运用某一套的眼光来观察,然后才能得到某一种了解。了解以后才能开始有记载。”可见,“眼光”是了解和记载的基础。此处的“眼光”即是“史学观”。材料二第一自然段“中国马克思主义先驱李大钊批评旧史学为神学的、退化的历史观所支配。翦伯赞将传统的历史观归结为神学史观和玄学史观”,“传统历史学成为对儒家伦理观念的注解,而非对实际历史的呈现”,第二自然段“传统历史观中还贯穿着帝王本位思想”,“再者,大汉族主义也是中国旧史观的一大偏弊”。可见,传统历史观的错误对旧史学造成了直接影响。所以,B项正确。
C项,材料二第二自然段“大汉族主义也是中国旧史观的一大偏弊”,“传统华夷之辨并未从马克思主义史家笔下消失,而是转化为民族主义,主要是对民族气节的伸扬。”可见,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反对大汉族主义,但并没有抹杀传统的华夷之辨,而是将其转化为民族主义,伸扬民族气节。岳飞抗金的“金”虽然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但岳飞捍卫民族尊严,伸扬民族气节的行为依然是被克思主义史家肯定的。所以,C项正确。   
D项,材料二第一自然段“传统历史学成为对儒家伦理观念的注解,而非对实际历史的呈现”, 第二自然段“传统历史观中还贯穿着帝王本位思想”,“中国古代史家中也有少数人能够超越时代的局限而接近于科学的历史观。司马迁、刘知幾和王夫之被视为其中的代表。”司马迂能够超越传统历史观,接近于科学的历史观。但D选项的表述“表现出科学的历史观”有误。所以,D项错误。
3.B
【解析】
A项,清代过珙从语言艺术的角度对《烛之武退秦师)进行评价,与史学观没有关系。所以A项不适合作为材料二的论据。
 B项,班固及其作品《汉书》严格遵循圣人之道,并对司马迁的史学观进行批判。符合材料二中“在旧史观主导下撰著的史书以阐扬儒家伦理观念为指归”,以及“中国古代史家中也有少数人能够超越时代的局限而接近于科学的历史观。司马迁、刘知幾和工夫之被视为其中的代表”的观点。所以B项适合作为材料二的论据。
 C项,《红楼梦》虽然直观呈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百态,是一部史诗性著作,但它属于小说,不属于历史典籍。所以C项不适合作为材料二的论据。
 D项,王夫之对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提出了批评,这是王夫之的哲学思想,不属于史学观。所以D项不适合作为材料二的论据。
4.
 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的特别重要的内容:(l分)②其中包括了很多实际而具体的经验:(1分)③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1分)④可以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1分)
【解析】
材料一共有5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人类知识分为自然的和人文的两大类。
第二自然段:数学和几何是研究自然知识的基础,历史(以往实际而具体的经验)是研究人文知识的基础。
第三自然段:历史分为三部分,历史、历史材料、历史知识。
第四自然段:历史是对以往特别重要的内容的保留和记载。
第五自然段:历史的意义不仅在于保留和记载,更在于发挥其重要意义和价值,给予后人参考和指导。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这句话中的关键词是“教科书”,所以应该从党史的内容和作用两个方面对句子进行理解。于是,我们可以据此对文本中的观点进行筛选,最终得出答案。
5.①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史学观,才能恰当地了解并记录历史:(1分)②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史学观,才能呈现实际的历史:(1分)③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史学观,才能重视广大群众在历史中的作用:(1分)④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史学观,才能避免大汉族主义的渗透。(1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