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包括文化的复兴。今天,西方文化借助全球化进程取得的,以一种强势文化的力量撞击着中国传统文化。维护中国文化的主体性,不是 、闭关锁国,而是要承前启后、 。
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过去的也是未来的。以丝绸之路为例,( )。唐代的长安城,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国际性城市;明代初期郑和七下西洋,船队带回“麒麟”——非洲长颈鹿,南京城 ,都来一睹其真容。今天,“一带一路”打开筑梦空间,“人类命运共同体”勾画宏大愿景,同样体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与创新发展。有学者把中华文化比作“一个有着强大向心力的漩涡”,不断与周边各个地方的各种文化 ,最终形成一个极其丰富而巨大的“时空存在”,这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整合力、包容力和创造力。
17.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它不是一条通商之路,而是一条文化纽带
B. 它不是一条文化纽带,而是一条通商之路
C. 它不仅图片一条通商之路,而且还是一条文化纽带
D. 它不仅是一条文化纽带,而且还是一条通商之路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 抱残守缺 前赴后继 万人一心 相融相生
B. 抱残守缺 继往开来 万人空巷 相融相生
C. 墨守成规 前赴后继 万人一心 祸福相生
D. 墨守成规 继往开来 万人空巷 祸福相生
19.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西方文化借助全球化进程取得的,以一种强势文化的力量击打着中国传统文化
B. 西方文化借助全球化进程,以一种强势文化的力量撞击着中国传统文化
C. 西方文化借助全球化进程取得的,以一种强势文化的力量打击着中国传统文化
D. 西方文化借助全球化进程,以一种强势文化的力量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
【答案】
17. C 根据史实可知,丝绸之路本来就是古代的通商之路,所以“通商之路”应该在前面。而“文化纽带”作为丝绸之路的又一功能,是在“通商之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通商之路”和“文化组带”是递进关系,应该用表递进关系的关联词“不仅……,而且……”,“不是……而是……”表并列关系,故选C项。
18. B 本题考查辨析近义成语的能力。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段,把握语境含意,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①抱残守缺:抱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墨守成规: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句子中对应着“中国文化”,强调的应该是“陈旧的”,而没有强调“老规矩”,所以这里应该用“抱残守缺”。②继往开来:继承前人的事业,并为将来开辟道路。前赴后继:前面的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英勇战斗,不怕牺牲,奋勇向前。根据文意,“继往开来”符合语境。③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观看或参加某些大的活动等),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使用正确。万人一心:指一万人一条心,众人团结一致。不符合语境。④相融相生: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祸福相生:指祸与福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根据文意,“相融相生”符合文意。故选B项。
19.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句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第一处是“借助……取得的”结构混乱,应该是“是靠……取得的”或者“借助……”;第二处是“撞击着中国传统文化”搭配不当,应该改为“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故选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