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为什么重要
(英)罗伯特•伊戈尔斯通
①你在与朋友聊天时,谈到任何东西都是可能的,同样,文学也可以关乎任何事物。它可以是关于他人的讲述,把一个人鲜为人知的部分讲给你听,它也可以讲整个社会与世界。它可以震惊你、煽动你,可以让你感到惊奇、为你带来消遣,也可以鼓励你改头换面、诱惑你腐化沉沦。文学可以关乎重要之事:始与生、真与假、善与恶、死与终。可是它同 样可以涉及不重要乃至不存在之物:神话人物、独角兽、美人鱼。
②事实上,文学使事物重要。这正是它的奥秘之一。把文学视为一种交谈,能够助我们探索这一奥秘。在交谈中,我们“提出一个话题”或者“把问题摆上台面”,这些话题或问题或者与我们息息相关,或者对于我们意义非凡,我们以这种方式展现出我们的自我。有时候,在与他人交谈 (或者甚至是默默地与自己谈心) 时,我们得发现自己从前未知之物,或者重构自己以某种方式已然了解之事,才能谈论它们。文学也是如此:跟交谈一样,它揭示未知,提出已知,把事件、经历和想法付诸语言,从而赋予它们意义。
③而这种揭示的进程并不是无形的。我们之所以说“展开交谈”,是因为我们在展开和塑造自己所说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所凭借的不仅是所选词汇的内容,还有我们采用的语气:也就是形式。我们说“你好”时,可以愤怒地说、和蔼地说、亲切地说、讽刺地说等等。在交谈中,我们如何说某事与我们说什么同样重要。这一点之于文学尤为真切:形式与内容同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形式具有意义:了解文学就是了解形式。举几个简单的例子:一首史诗,不论是《失乐园》还是《权力的游戏》,都要通过很长的长度来展现其重要性;相比之下,一首十四行诗则是通过它的简约性来展现其精妙性、控制力与风格。英国泰斗级批评家特里•伊格尔顿清晰直白地写道,诗歌“不仅是关于某一体验的意义,也是关于这一意义的体验”。
④与某人谈话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说到底,交谈就是一种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即兴创作。所以使用“作为一种鲜活交谈的文学”这一隐喻,意味着创造力不只存在于文学作品之中,或者仅仅存在于一位知名作家的脑子里,也存在于我们,亦即读者之中。文学的创造力是共享的,这正是因为,文学是一种活动。在阅读中,有一只手伸了过来,没错,但是你也得伸出手去握住它才行。
⑤这就意味着,文学不仅与书架上的图书有关,它还关乎你对这些图书的思考、响应、书写和谈论;而这番交谈可以包含多位说话者,他们争辩、讨论、思考一场共享的交谈,不仅仅是“一种发生在两个人之间的活动的图示”,而是发生在多人之间。此外,这种创造力不仅限于课程或图书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使用和响应“文学手法”— —修辞、隐喻、悬置、故事。这意味着文学并非什么魔法之物,也没有与日常生活截然分开:它既没有,也不应该 (不管人们怎么说) 被奉为神祇。
⑥交谈存在于时间之中:它们来自之前说过的话,发生在现下,塑造你的未来。文学 作品也是如此。作家们在修订和重构他们的故事、主旨、语言、形式以及他们选择的任何东西时,经常会追溯一条影响过他们的作品“族谱”。詹姆斯•乔伊斯的小说《尤利西斯》借用了荷马笔下英雄奥德修斯的史诗故事,并把它挪为已用,植入他自己所处时代的爱尔兰,由此既改变了我们对于英雄为何物的看法,也改变了我们对于史诗的认知。这条文学影响的“族谱”还经由文类而根植于过去之中。文类就是类型的意思:复仇悲剧、爱情诗、侦探小说。文本常常会对它们的文类先祖做出反应或者回复,这使得“文学作为交谈”这 一隐喻尤为清晰起来。
⑦如果一部文学作品拥有一段过去,它也同样拥有一个未来。作家们有意识或无意识 地对他们自知所处的世界做出反应;剧院、电视和电影导演们改编剧本以回应时下的忧虑;而你作为一名读者,就如同“穿衣镜”中的那根蜡烛一样,在看待阅读的内容时,也难以不受缚于其与你自身的关系。任何文本,即便是来自远古的过去或者杳渺的远方,都存在于现在的语境当中,而你已经是文学的现在了:你已经开始了。
⑧对它说话吧。只有对它讲话,文学的未来才会成为现实。没错,做出创造性的反应,是作家的责任,但它同样也是读者、改编者、听众、演说者、收藏家、教师及一众人等之责。你不知道一个文学文本会走到哪里,会引向何方。
(有删改)
3.本文第⑥段加点词语“族谱”在文中具体指的是 (2分):
4.本文第⑦段划线部分“‘穿衣镜’中的那根蜡烛”的表达效果是(3分):
5.根据文章内容,下面推断错误的一项( )(3分)
A.《西游记》、《三体》和《海的女儿》都是同一类表现生活中不存在之物的作品。
B.作为史诗,如白居易《长恨歌》,既以长度凸显重要性,也以简约美展现其风格。
C.文学作品中采用的各种高超手法在日常生活中普遍运用,并非神奇,也不神秘。
D.杜甫赞美李白的诗句“往往似阴铿”,说明作家创作作品时会呼应他的文类先祖。
6.全文从多个角度以“交谈”类比“文学”,请对此加以梳理。(4分)
7.同人文是对某作品的改编、再创作。比如在三十年代的上海,尚在读中学的张爱玲, 写了《摩登红楼梦》,其中写到宝玉要和黛玉一起出洋,尤二姐请律师控告贾琏,被逐出贾府的芳官和藕官都参加了歌舞团等等情节。请你用文章第⑦⑧段的观点,结合你对《红楼梦》中上述人物的认识,谈谈你对“ 张爱玲《摩登红楼梦》同人文创作”的看法。(4分)
答
3(2分)影响后世作家创作文学作品的前代作家的作品
影响作家创作文学的过去作品原型的脉络。
4(3分)形象生动地说明读者在阅读作品的内容时,读者自身与阅读内容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关系。
5(3分)B
6(4分)(1)关乎任何事物;(2)揭示未知,提出已知,付诸语言,赋予意 义;(3)形式与内容同等重要;(4)多方交流的创造性活动。
补充:(5)存在于时间之中
7(4分)答案:说明任何文本都存在于现在的语境,这是读者对文本进行了创造性的解读。(文中观点1分)《摩登红楼梦》里情节是有30年代现代城市特色的,但人的行为又符合原作中人物形象。比如贾宝玉的叛逆,追求自由;芳官等唱戏的女孩子,有才能又独立个性;尤二姐的形象发生了变化,具有现代意识。(选一个做举例分析,2分)我们后来的读者,通过阅读《红楼梦》,改编作品,创作同人,让经典文本在对话中,走向未来。(个人看法,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