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颢进士及第之后,一直仕途坎坷, 。他四处漫游,他转悠到了“政敌”李邕的故里江夏,“登黄鹤楼,感慨赋诗”。历史总是以这样一种令人 的方式,为后世提供各种茶余饭后的谈资,让我们在感慨 的同时不免想窥视命运的玄机。而彼时的黄鹤楼也远非我们现在想象中的峻拔和宏阔,它还只是一座用于军事瞭望指挥之用的岗楼,这种局面还要等将近一百年之后才得以改观。
事实上,在崔颢之前,已有南朝陈代诗人张正见和南朝宋代诗人鲍照等人先后为黄鹤楼赋诗,( )。只有后来者崔颢的这首《黄鹤楼》成了巍然屹立于唐诗山峰之巅的一座“楼”,被后代誉为“唐人七言律诗之首”。崔颢 ;地占据了黄鹤楼最为显赫的位置,俯瞰着随后蜂拥而至的登临者。一切自然人文景观,既是物质的,同时也是精神的。依从某种意义上说,黄鹤楼是幸运的,所以没有被文学所照亮,无论多么优美和丰饶,但往往是人类文明的精神偏僻之乡。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郁郁寡欢;狼狈不堪;听天由命;一劳永逸
B.忧心忡忡; 狼狈不堪;造化弄人;一了百了
C.郁郁寡欢;啼笑皆非;造化弄人;一劳永逸
D.忧心忡忡;啼笑皆非;听天由命;一了百了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而且这些诗篇最终湮没在了淤泥之中,没能扛过岁月长河的淘洗
B.但这些诗篇没能扛过岁月长河的淘洗,最终湮没在了淤泥之中
C.但这些诗篇最终湮没在了淤泥之中,没能扛过岁月长河的淘洗
D.而且这些诗篇没能扛过岁月长河的淘洗,最终湮没在了淤泥之中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从某种意义上说,黄鹤楼是幸运的,因为没有被文学所照亮的地方,无论多么优美和丰饶,都往往是人类文明的精神偏僻之乡。
B.从某种意义上说,黄鹤楼是幸运的,所以没有为文学所照亮的地方,尽管非常优美和丰饶,都往往是人类文明的精神偏僻之乡。
C.从某种意义上说,黄鹤楼是幸运的,因为没有被文学照亮的地方,无论多么优美和丰饶,都往往是人类文明的精神偏僻之乡。
D.从某种意义上说,黄鹤楼是幸运的,所以没有为文学所照亮,无论多么优美和丰饶,都往往是人类文明的精神偏僻之乡。
答
17.C【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忧心忡忡:形容心事很重,十分忧愁。根据语境,第一空选用“郁郁寡欢”。啼笑皆非: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形容令人尴尬的处境。狼狈不堪:形容处境非常困难窘迫。根据语境,第二空选用“啼笑皆非”。造化弄人:命运捉弄人。听天由命:听任天意和命运;形容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做主观努力。根据语境,第三空选用“造化弄人”。一劳永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再费事了。一了百了:主要的事情完结了,其他各种有关的事情也就跟着了结。根据语境,第四空选用“一劳永逸”。
18.B【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但……”放在前面,与前文构成转折关系,更符合语境,衔接更紧密,排除A、D两项,再比较B、C两项,“最终湮没在了淤泥之中”放在后面,与前后文衔接更好,排除C项。
19.C【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项,句式杂糅,删去“所”或将“被”改为“为”。B项,不合逻辑,将“所以”改为“因为”;搭配不当,将“都”改为“但”。D项,不合逻辑,将“所以”改为“因为”;成分残缺,在“照亮”后面添加“的地方”。